第六十九章:新政(2)



        晚宴散尽,王安一家乘坐马车又离开了皇宫,马车行驶在宫道上,两旁的红墙不断往后消失,与王安一家离去时的静默不同,此时的后宫御书房内,皇帝正安坐龙椅,与他的几个儿子谈着什么!

        “都看看吧,这是王卿上的折子!”皇帝以斜躺的方式躺在椅子上,右手支撑着下巴,随手一扔,将一本奏折模样的本子扔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皇帝下方分别依次坐着的是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其他的皇子要么年幼,尚不能参与奏事,要么就是受封在外,都没有来参加今晚的晚宴。

        “是,父皇,”听见皇帝的声音后其他两位皇子很有默契的都没有动作,而是先等着太子出声。

        太子也没有过多犹豫,理所应当的率先回话,并拿起了桌上的那一份奏折看了起来,只见奏折表面上写着《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几个大字。

        他才一打开,便被里面的几个字给惊到了,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再细看下去,越看越是心惊,王安所上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里,他简明的阐释了本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又指出了当下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皇帝在政治上能进行改制。

        在此次上疏中,他先是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朝廷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朝廷安全堪忧,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施政缺乏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又提出了自己的改制方案和基本设想。

        他建议朝廷对本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朝廷内外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

        对于“积贫”,他认为解决的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如“青苗钱”,取代上等户的高利贷,当农户因灾荒青黄不接时,由朝廷为其发放贷款,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方田均税法”则可以限制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朝廷,打击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免役法”会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减轻人民的负担。最终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增加国库财政收入,最终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对与“积弱”,他则认为需通过“强兵之法”。如“保甲法”加强农村的统治秩序,维护基层的社会治安,以防民乱。“裁兵法”淘汰老幼,提高军中士兵的素质;“将兵法”可以改变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加强军队战斗力;本朝缺优质战马,“保马法”会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大大提高,同时政府节省大量养马费用;“军器监法”则可增加武器的生产量。以上这些措施只有一个根本目的,那就是改变朝廷在军事上面对北方蛮夷的孱弱,改变双方攻守之势。

        他在札子中详细的阐述了变法改革的内容,并在文章的最后以前朝灵武二帝只图享乐,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请求皇帝立即改革本朝法度。

        太子看完之后,面上虽无多少波涛,但内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早已惊骇十足,他抬头看了一眼上位的父亲,发现此时皇帝也正在看着他,遂不动声色的将折子递给旁边的二弟,自己闭目养神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