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穷则思变-第2/3页



快到中午时分,父亲在专卖粮食的集市角落里,找到了大伯,兄弟俩个商量了一下行情,大伯说:“那你先去牲口集看看去,看买一头好毛驴大概得多少钱?咱们心里也就有个底了。我在这里再等等看,能否卖个好价钱?”

父亲说:“好!那我先去牲口集上去看看行情。一会儿咱们回头再说。”

牲口集市在北门外边的河滩地里,集市很大,人很多,大多数都是清一色,嘴里叼着旱烟袋的男人们在此出入。

一出北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人群中高大显眼的骡马、毛驴、牛羊;靠墙根的地上,摆了一溜溜小猪仔,想买猪仔的男人,提起小猪仔的后腿掂一掂重量,搞得小猪仔不断地发出刺耳的尖叫声。

父亲在集市溜了一圈,他一个小孩子家在集市上转悠,根本就没有人理会他。一看到高头大马的大个子骡马,父亲对小毛驴已经失去了兴趣,看到毛色光亮有色泽的骡子,在旁边听听别人的议论,想问一下价钱。可是,这些人一个个神神秘秘的只在嗓子眼里咕哝,有伢行的人伸出一只手,躲在长袖筒里用手指捏价,父亲根本就不懂这一套,吓得往后直退。旁边有个看热闹的老头子见了,讥笑他说:“你娃娃太嫩了,连这个也不懂,还想买骡子啊?这大牲口的买卖就得这么在袖筒里用手指捏价钱。”

父亲赶紧凑过去和他搭讪套近乎说:“老爷爷,你经常在这儿转啊?”

老头子笑了笑说:“你说得对,我就在这河西住,在家没事闲得慌,过来看看热闹。”

父亲笑嘻嘻地问:“老爷爷,你说这头枣红骡子得要多少钱啊?”

老头子上下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你娃娃的眼光不错啊?这头骡子个头高,前胸部宽阔,骨骼健壮,驮东西拉车驾辕没问题,而且只有两颗牙,年轻的很,至少也得七八百元,不会便宜的!它已经跟过几集了,看样子要价不菲啊!”

父亲羡慕的围着那头骡子转悠了老半天,舍不得离开。他知道,就是把全部粮食都卖了,恐怕不够一半,自己只能给眼睛过过瘾。他又转到其它的骡子跟前看看这个,瞅瞅那个,也听了人家议论的价钱,买一头好骡子就得七八百元,五六百元只能买一个年老体弱或者个头太小,驾不了辕的骡子。

有一个卖马的男子,见父亲在牲口集市转悠了好一会儿,便主动招呼他说:“喂,小伙子过来看看我的马,买骡子太贵了,还是买我的这匹马价钱便宜还实用,能犁地、拉磨、驮东西样样都行,我家里有点儿急事等着用钱,只要你能出五百元,我也就卖了,你看怎么样?”

父亲一看,那是一匹老马,老得毛色都有些发白了,别说四五百,就二三百也不值了,那匹马老得只有送屠宰场卖马肉了。他摇了摇头笑着说:“我不是买家,只是随便转转看热闹的!”

父亲在牲口集转悠了大半天,各样的骡马和毛驴都挨个儿看了一遍,心里大概也有个底,现在手里那几个钱,啥也买不成,只有等待把粮食卖了再说。他回到粮食市场,见大哥还蹲在粮食袋子后面,伸着脖子朝一簇簇人群张望——

父亲给大哥打了个招呼,走过去一打听是一个粮食贩子,他要的数量多,价格压得很低,比市场价每一斤要低出三分钱,有几个人围着他吵吵闹闹的谈价钱。最后还是以低于市场价二分钱定下了,前提是现在登记数量,上门收购粮食。不用自己来回再折腾了,父亲跑过来和大伯数量了一下,兄弟俩人一合计,决定登记了两千斤,能卖一百六十元,按照大伯的打算,三百多块钱,买一头好毛驴是不成问题的!等父亲登记完回来,大伯的麦子也卖掉了,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候,父亲建议要到街道去吃饭,大伯不舍得,在集市旁边的醪糟摊上,每人要了两根麻花,一碗醪糟吃吃了事。大伯想去牲口集上再亲自去看看,兄弟二人又来到了牲口集上转悠,不管是骡子还是马和驴,挨个儿看了一遍。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远处桃花似锦,翠柳如烟。

父亲和大伯在牲口集市上,又转悠了一大圈,大伯几乎把所有的毛驴都仔细的看了一遍,也询问了价钱做到了心中有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