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穷则思变



花开花落,又是几度春秋。

弹指间一晃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个春光明媚的阳春三月,这几年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又是绿油油的一片,看样子又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自从上次西山回来小赚一笔,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怦怦异动的心,也曾经利用农闲季节,跟着吆骡子的脚户山里山外跑了几十趟。虽不尽人意,每趟或多或少也赚到了一些辛苦钱。

大伯见左邻右舍都有牲口赶脚,赚钱盖房修门楼,自己兄弟三个却仍然挤在南窑的土炕上,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有人家已经开始筹备买马车的事情了。自己身体单薄,无能为力;二弟却在县功镇给人家看餔子做生意,只图逍遥自在,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指望三弟一个人凭力气挣些辛苦钱,想翻身哪得等到何年何月?

一天下午,父亲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便心事重重的倒头睡在中间窑大大的炕上很快就睡着了。

大婆做好饭,大伯叫醒父亲起来吃饭,便问:“周义,你这一趟的收入如何,挣了几块钱?”

父亲从怀里掏出几块银元,伤心的说:“大哥,我出尽了牛马力,这一趟就挣了这六块银元,别人只跟着牲口走,人家这一趟下来至少也挣十几二十块大洋!大大,你们说我这苦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大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唉——没办法!谁叫咱们家这么穷呢?咱们买不起骡子啊!”

“大哥,你把咱们家所有的钱都加在一起数一数,看现在到底有多少钱,买不起大牲口,咱买一头小毛驴也行啊?”父亲恳求道。

大婆下炕从柜子里提一个布袋子,倒在炕上,娘儿三个一五一十的数起来,加上父亲今天交出来六块钱,总共是二百三十八块大洋。

大伯说:“这些钱买一头一般的小毛驴恐怕也不够?想买一头能驮东西的好叫驴恐怕还差的太多了!”

大婆有些舍不得的说:“这些钱都是你一个两个的攥起来的,我本想留下给你们娶媳妇用,咱们把日子过成了这个样子,谁家的女子愿意进咱们家的门啊?还不如都交给你,凭你自己去折腾去。”

父亲想了想说:“大大,你看能不能把咱家的粮食粜上一部分,添上买一头好毛驴顶用些。”

“娘,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几年的收成还不错,攒这么多粮食也没用,年年夏天还要翻出来晾晒,够麻烦的,还不如像老三说的,我们留够口粮,把其余的全部粜了,兴许还能买一头像样牲口哩!”

大婆点点头说:“行!就按你兄弟俩个的意思行动吧,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还能卖上个好价钱,明天就是二月二十六,是个好日子,县功镇有集你们兄弟俩个,先背上些麦子在集市上看看粮食的行情,再到到牲口集上转一转,也顺便看看牲口的行情。”

有大大和大哥的支持,父亲心里宽慰了许多,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拼命,全家人都在努力奋斗!

这一夜,父亲躺在自家的被窝里,舒舒服服的睡了一个踏实觉。

翌日清晨,父亲还在梦乡之中。大伯就起来收拾东西,装好了两个半口袋的麦子,放在柜子旁边的椅子上伺候着。

早饭时,大伯本想叫父亲起来吃饭,饭后一起去赶集。他进去一看,父亲睡得真香,知道他这几天劳累过度,就没有好意思叫醒他。

饭后,大伯自己一个人早早地背起一袋麦子,到县功镇去赶早集。

父亲这一觉直睡的好,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他一听说大哥一个人,已经提前走了,他也没必要再赶得那么急,便不慌不忙起来,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穿上出来。大婆已经为他热好饭菜,他便洗脸吃饭,饭后他对大婆说:“大大,我这就去县功镇集市上看看去。”

大婆一看父亲空着手往外走,急忙叫道:“周义,你怎么就这么空手去呀?我看你大哥已经给你装了一袋麦子,你顺便背上吧?咱们早点儿把粮食都卖了,不是就会早点儿把钱凑齐了吗?”

父亲笑着说:“大大,大哥不是已经背走了一袋麦子了吗?你就放心吧!咱们没有必要都背去放在集市上,我会想办法处理好的!你就在家等待好消息吧!”

大婆望着父亲已经走出大门的背影,她百思不解的摇摇头,不放心的喃喃自语说:“昨天晚上,还说累得死去活来,急着要买一头毛驴,我才答应你们粜些粮食凑钱,现在给你把麦子装好了就这么一背,你却不愿意,还说让我在家等待好消息!哼——你能有什么好消息,天上还能下银元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