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1见钟情
二月初六是个好日子。
此地人有种说法,一月三个六,强似看历头,指的是每月的初六、十六、二十六都是好日子。
初五的下午,天空就像奶奶的心情一样复杂,说阴不阴,说晴不晴,太阳老是躲在黑白交织的云层里。偶尔出来露个笑脸,为人间饥寒交迫的穷人送来一丝温暖,但很快便又含羞带愧的躲进云彩背后去了。
奶奶去街道的杂货铺里,摸出来身上仅有的几枚铜钱,置办了香表蜡烛和冥纸,领着父亲提前去给爷爷上坟。
大婆理解奶奶的心情,她知道爷爷的坟墓离乱人坟太近,有了上次的遭遇,她怕奶奶害怕,便对俩个儿子说:“贤义,你和连儿提上菜篮子,跟随你三娘在你三爸的坟墓附近挖菜,给你三娘做个伴儿,别到跟前去打搅她。”
“娘,三娘现在给三爸上坟,莫非春分到了?”大伯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道。
“唉——你小娃娃家知道什么呀?我让你去你就去吧,别打听那么多的!”提起上坟大婆心里非常难受,不管怎么说,爷爷还留有一个可供奶奶诉说委屈的坟头;可大爷却不明不白的死到了异地他乡,连一块骨头也没有地方去找,每逢清明、十月一日的鬼节,大婆只能在自家的大门口,烧些冥纸祭奠一番,寄托满腹的哀怨与思念。
奶奶领着父亲在爷爷的坟前,焚香点蜡烛烧纸钱,哭哭啼啼的给爷爷诉说了自从爷爷去世后,自己为抚养儿子遭受的种种不幸与委屈,这次打算再嫁也是万般无奈,迫不得已的事情,求爷爷在天之灵谅解——
奶奶这样哭哭啼啼的直到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才领着父亲失魂落魄的往回走。
不管天国的爷爷是怎么想,奶奶觉得这两年来积压在心头的委屈与怨恨,一股脑的道了出来,觉得自己轻松多了。
翌日清晨,奶奶早早地起来打扫卫生,把院子前前后后的扫了个干干净净,父亲也被早早地从被窝里拉出来换上了一身干净衣物;大婆把病怏怏三伯笨笨也给收拾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大婆还破天荒的给大家做了一顿像样的早饭。
不知情的二伯,觉得娘和三娘怎么今早上都有些反常,各自都心事重重的各干各的事,也很少说话,一切都是怪怪的?
二伯偷偷地问大伯道:“大哥,今天是怎么啦?又不过年,也不过节,咱娘怎么让咱们都换衣服,都穿这么干净干什么?这个样子让咱们怎么去山坡上挖菜啊?三娘今天也不急着领咱们出门挖野菜了,却在家里搞大扫除,扫的满院尘土飞扬,这到底是怎么啦?”
还没等到大伯开口,在一旁玩耍的父亲听见了,天真烂熳的抢先答道:“二哥,我知道,我娘说今天咱们家里有客人来,看咱们谁最听话,就给谁买糖吃哩!”
二伯一听,就知道是三娘哄父亲的话,便不耐烦的说:“去去去!去和笨笨玩去,你小孩子家家的,除了吃,你还知道什么呀?”
父亲做了个鬼脸,扭头去找三哥玩去了。
大伯贤义提着水桶听了,扭头笑了笑,便催二伯道:“连义,别问了,到时候你自然就会知道的,走吧!咱们快抬水走吧,一会儿咱娘又该吆喝了。”
“看你们神秘兮兮的样子,到底来的是什么人啊?快告诉我!你不说,我就不去抬水,你自己去提水吧!”二伯抱着抬水棍站在院子中间耍赖皮。
“快走吧,其实我也不知道一会儿来的什么人,
咱们抬两趟水就可以吃饭了,难道你的肚子就不饿吗?”大伯催道。
一提起吃饭,比说什么都灵验,二伯连义乖乖地跟着大哥,去戏楼后的泉边抬水去了——。
刚刚吃过早饭,村南头的王启发打发儿子王喜过来问信。
王喜一进门,便悄悄地来到大婆的中间窑里,笑嘻嘻地问道:“大婆,我大勇叔他们已经来了,我爹让我过来看看,你们准备的怎么样?没有什么变故吧?”
大婆笑着点点头说:“回去告诉你爹,好着哩,让他们来吧!”
王喜听了,笑着点点头,又悄悄地溜出去了。
大婆把三伯笨笨抱过来,放在南窑奶奶的炕上,吩咐大伯陪着弟弟们一块儿在南窑玩,她怕一会儿客人来了,三伯笨笨的样子叫人家见了笑话,安排好这兄弟几个,妯娌俩个便在中间窑里做针线活,等待客人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