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3/3页
初六:“前几天我家吃了两只,说句公道话,口感非常好。你们没有选错地方。”
司机:“我们就是看了微博才来的。看这饲养环境,在树林里竹林里养的鸡肯定差不了。不像有些地方说的是家养土鸡,实际上是从别处运过来的饲料鸡。”
“你们先进去喝茶等着吧!”初六说,“要抓放养鸡有点难度,可能还要耐心等一会。”
“大园古!”初六走进包树园的屋子。包秋月说:“他俩仔爷都去园子里抓鸡了。本来昨晚关好了三十多只准备今天卖的,谁知早上不小心让它走了一半。你先坐着喝点茶。我现在宰一个给这位老板试吃,验证一下是不是正宗的英德麻黄鸡。这位老板说他以前在英德工作过两年,是真是假。他一看一摸就知道。”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又不如一尝。”初六对坐在茶几上喝茶的老板说,“看来老板也是专家了。英德有三好:鸡好、茶好、石头好!”
老板说:“我不搞园林,对英德的石头不感兴趣。我只对英德红茶、英德麻黄鸡感兴趣,每年都会去英德几次,买红茶和吃英德鸡。如果是那个味道了,我就不用老跑英德了。”
包秋月说:“过去是怕鸡多了卖不出去,现在又怕鸡少了不够卖。前几天我家山清仔学了你教的方法,从网上买回一千多只英德小鸡苗,现在全部在三楼先隔离养着。”
初六:“开窍了就好,就是要发挥网络微博优势,把好产品介绍出去。但养一千只还不够,至少要养到三四千只才行。我现在到后面去看看大园古怎么抓鸡的。”
初六来到后院,大园古父子已忙得满头大汗,他们已经抓了十多只鸡关在笼子里,正准备给门口的客人送去。初六笑:
“大园古,现在买卖兴旺,数钱数到手抽筋了吧!”
大园古边抹汗边苦笑:“可不是吗!一早忙到晚就没有消停过,比农忙还累人。
昨天晚上还有人开车要来吃鸡买鸡。不少人提前一二天就打电话来预定。我看了一下,顶多再坚持两个星期,就无鸡可卖了。你看到时怎么办呀!”
初六想了一下说:“我教你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同附近熟悉的农户借鸡或买鸡,先应急。可能你会亏一点,但保住了大园古的招牌和以后的销路。”
大园古不断点头:“办法是好,就不知道人家愿意不愿意。第二个办法呢?”
初六:“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小鸡、中鸡都买一些回来喂养,几个月就可以上市。”
大园古:“我就那么一点地方,也养不了那么多鸡呀,饲料也成问题。”
初六:“你尽快搭建一个五六米高的鸡棚,里面隔一米左右铺一层木板,让鸡晚上回来,增加休息的地方。就好像你建大屋,如果建一层只有一百多平方米,如果建了三层四层,是不是就有三四百平方米的面积了?道理是一样的。”
大园古:“是好主意,我尽快策划一下。你怎么懂得这么多技巧呀!”
初六:“现在那么多客人来,又吃又买的,你这一家三口肯定应付不过来,你们家里有没有侄子侄女的,可以请来帮帮忙呀。”
“有是有几个,我等一会打电话去问一问他们肯不肯过来帮忙。”大园古露出幸福的微笑,“过去没钱赚心慌慌,现在有钱赚了又太紧张,人生就是苦命哈!”
“你过日子是想心慌慌还是想太紧张哈?”
“还是紧张点好,赚了钱心里才踏实!”
初六为包树园家的鸡卖得如此火爆而高兴,也为自己出了点小主意得到他们的认可,使这个寂静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起来而喜滋滋的。她哼着《我们走在宽阔的田野上》,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大哥家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