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田氏可代齐,当有人代汉!



  这一夜注定不平静。

  天子刘宏哭了,哽咽着,呜咽着哭了…

  他对着这灵位,不断的述说着。

  述说着,他们的羽儿有多么的出色?

  他们的羽儿解决了大汉多少难题?

  他们的羽儿,让他这个天子,久违的看到了中兴汉室的希望!

  羽儿越出色,他刘宏就越想念眼前的“人”,就有多感激…眼前的人。

  刘宏多么希望,他刚刚继位天子的那一年,没有发生“党锢”。

  宦官与士大夫也不会厮杀于宫廷。

  那样…他的羽儿就不会失踪,他的吕良人也将安然的住在这…直到现在…

  如此这般,这清凉殿,又怎会如斯般凄冷呢?

  那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温馨画卷?

  “姐…”

  十几年前,刘宏都习惯叫吕良人“姐”。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吕良人是他那方面的启蒙。

  “你不会想到,朕与羽儿第一次见面,他…他竟把这个给朕。”

  刘宏从怀中取出“六味地黄丸”的瓶子…

  “羽儿说,这是用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制成了一种药丸,叫什么六味地黄丸,还说朕身子不行,羽儿这是小看朕,你若还在就好了,你告诉羽儿,朕行不行?朕行不行!”

  说到后来…

  刘宏的语气愈发的哀婉。

  这哪里还是一个帝王?

  这分明就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

  白日里那些伪装在人前的面纱…终于有这么一刻能揭下了,能释然了…

  在这里待了许久。

  索性,刘宏托着沉重的脚步,朝着清凉殿的寝居行去。

  今夜,他一反常态的没有去妃嫔的寝宫,而是留宿在这凄冷的宫廷…

  蹇硕不敢打扰。

  走到寝居中,刘宏看着铺好的龙床,怔怔的望了许久。

  他记得,羽儿刚刚出生时,他便是在这里看过羽儿一次,他与吕良人还在这边商讨,给羽儿起什么名字。

  安静的躺在床上,往事历历在目,刘宏闭上眼睛,仿佛…往昔一桩桩回忆如过眼云烟一般的在身前闪现。

  还有小时候羽儿那灵动的大眼睛…

  那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呀!

  两行清泪顺着面颊滚落到龙枕上,现在的他…就像是一个失去了妻子的丈夫一般,紧紧的搂住被子,有怅然,也有失落与无助。

  良久…

  安静伫立在一旁的蹇硕听到了刘宏的呼噜声。

  这才缓缓退下,小心翼翼的关上了房门,派人去传今夜值守的小黄门。

  想必今夜…

  陛下能睡个好觉吧!

  …

  …

  暗夜如磐,月上眉梢。

  袁府内的一处密室外…

  “没有被人发现吧?”

  “反复查过了,没有尾巴…”

  两个沧桑的声音在密室外响彻…前面的男人扣动机关,密室露出了一处小门,两人鱼贯而入。

  不多时…

  漆黑的密室中,烛火点亮。

  亮光下,可以清楚的看到,鱼贯而入的两人分别是袁逢与袁隗…

  按理说,袁逢辞去太尉官衔后就隐居在汝南。

  当然,他可闲不住…半年来几乎走遍了多半个中原与北境,目的自然与太平道的起义有关。

  而他特地带着两个目的,去太平道大小三十六方亲自考察。

  “兄长这次来的可算是突然哪!”

  袁隗当先开口…

  袁逢开门见山,“次阳,时间紧迫,兄就长话短说了,这半年,太平道各‘方’兄均已去看过,能够确定两点!”

  “哪两点?”袁隗变得严肃了起来。

  “其一,太平道人数极多,三十六方有四十多万人,揭竿而起,定然会声势浩大,可其手下却多是一些农民,缺乏可靠的将领以及兵器,看似雄壮,实则…决不会是官兵的对手…”

  袁逢一丝不苟的说道。

  袁隗顿了一下,旋即张口:“兄长的意思是借助这起义浩大的声势逼得陛下解除党锢之祸,然后…”

  不等袁隗把话讲完。

  袁逢接着道:“然后,陛下为了尽快剿除黄巾叛乱,势必会允许各郡国招募兵马,而我们汝南袁氏势力遍布整个大汉,各个州郡都有我们的人,一旦可以招募兵马,那短时间内就可集聚出一支雄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