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冷血的帝王,温存的父亲!



  “大贤良师定下日期,六月就起义了。”张牛角无奈的望着身边的褚飞燕。“可这幽州依旧像是铁板一块,我太平道始终插不进去。”

  言及此处时,张牛角显得十分无奈。

  他是张角派遣负责幽州内部太平道的扩张与六月起义的。

  可…

  现如今的幽州,俨然…已经是天师道的天下,乃至于,百姓们抗击胡虏的斗志昂然,怕是这边的起义,已经胎死腹中了。

  故而,张牛角打算加入白马义从,以白马义从副统领的身份再行渗透,却…却因为一个白袍小将,一番苦心又白费了。

  “六月?起义?”

  褚飞燕还是第一次听到具体起义的月份,他的一双瞳孔瞪大。

  “不是今年岁末么?为何改的这么急?提前了整整半年…”

  唉…

  张牛角叹出口气,“还不是‘那位先生’决定的,这些年,大贤良师能够做大到如此地步,可少不得‘那位先生’的帮扶,偏偏如今,幽州这边两击胡虏,风向就要变了,起义之事宜早不宜迟!”

  “那位先生是忌惮那玉林观主柳羽?”褚飞燕接着问。

  张牛角点了点头。“这‘玉林柳郎’邪乎得很,幽州这么个破地方,愣是让他搞得有声有色,都快成塞外江南了!再这么搞下去,怕是谁也拦不住,他们天师道的崛起,到那时候,太平道就是再想起义…难了…难了…”

  “那咱们这边…”褚飞燕凝眉…

  “如实禀报神上使即可。”张牛角无奈摇头,“非我等不用心,奈何此间幽州军民同心,我等无能为力呀!”

  听到这,褚飞燕也凝起了眉。

  张牛角见到兄弟这副模样,安慰道。“不过也无妨,这玉林柳郎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大贤良师与那位先生又岂会允许这么一个家伙存活于世上!”

  这…

  话里有话呀!

  褚飞燕连忙追问,“大贤良师与那位先生打算暗杀么?”

  “不!”张牛角摆手,“若是能暗杀,早就杀了,哪会留他这么久!哼…这次,大贤良师可是不惜玉石俱焚!”

  霍…

  褚飞燕还很好奇,可他闭上了嘴巴,他知道,再往深去问…他不该问,哪怕问了,大哥张牛角也不会回答。

  倒是张牛角轻轻的拍了拍褚飞燕的肩膀。

  “贤弟啊,你、我需做好准备,这天下就要大乱了!”

  看着大哥那笃定的眼神,褚飞燕能体会到一些…

  ——山雨欲来风满楼。

  只是,褚飞燕与张牛角都不会知晓…

  如果这个世道上没有“玉林柳郎”,那么…幽州太平道的发展将一帆风顺,那支张牛角与褚飞燕麾下,与白波军齐名的“黑山军”早已初露峥嵘。

  只不过…

  现在的情况是,本“寒不敢衣,饥不敢食”参加黄巾、做黑山军的百姓、农人们,如今一个个…前赴后继的去卢龙塞做了矿工。

  每日的俸禄,比之做富豪大户的“佃农”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挖矿,嗯,真香。

  …

  …

  夜,大汉宫廷。

  天子刘宏在蹇硕的陪同下,在皇宫中散步。

  说是散步,一连三天,他始终在思索与羽儿的那番对话…

  羽儿提出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理念太过超前,“科举制”替代“察举制”的选人制度更是一项巨大的革新。

  当然…

  这其中会有巨大的难题…以及“破绽”。

  比如,科举…谁握有出题的权利,如何让文化普及,文化普及需要的‘读书平民化’成本与代价。

  最简单去说,如今平民百姓不是没有途径去看书,只是因为书籍“居高不下”的价格,让所有百姓都望而却步。

  要知道,如今的书籍可都是“刀笔吏”一刀一刀刻在竹简上,绘制成书籍…

  一个家庭中,莫说是藏书三千卷,就是藏书三十卷,那都是大户、豪族。

  故而…

  难题又绕了回来,能读书的只有氏族…

  只有关东氏族。

  那么问题来了,哪怕是“科举”选拔人才,可比拼下来,能胜出的依旧是关东的氏族子弟,这便与他刘宏的初衷完全违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