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最强之神-第8/9页





    这书我听说过,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讨论军事问题的言论辑录。记录了唐太宗与李靖问答九十八条次。内容丰富,多联系唐以前战例及太宗、李靖本人的亲身经历,参照历代兵家言论,围绕着夺取主动权、奇正、虚实、主客、攻守、形势等问题进行讨论,阐述其军事思想。

    一个巫女,不看道藏读起兵法来了?

    顿时我觉得自己的脑容量有点不够用了。

    另一面,他们之间的对话也结束了。

    神奈子赞许说:“不错。熟记是熟记了,不过还得看一下应用如何。”

    八坂针从神案下取出一副沙盘,将一些染成青色和红色的石子摆在沙盘上。

    神奈子道:“今日我们演示淝水之战,我今率百万大军兵临淝水,你只有八万人,若抛去我军散乱、将领无能等负面因素不谈,你该如何战之?”

    面对这种刁难性的问题,八坂针异常镇定,轻摇头道:“不可能,兵数大于十万便难以统领,数量越多越会出乱,就算是孙吴也不可能指挥百万大军,若兵力真有百万,不用打他自己就乱了。”

    “这只是一个推演嘛,不要那么认真。”神奈子大大咧咧的说。

    “战场上是没有推演的,一切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八坂针认真的回答。

    “……”

    “……”

    “其实你是没有办法吧?”神奈子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她的孙女。

    “对。”八坂针垂下头。

    好久之后我才从巫女的课程是学习兵法这一令人吃惊的情景里回过神来,旁边的八坂巫女还在盯着沙盘思索破敌之策,那密密麻麻的红色石子也叫我头皮发麻。虽然我不懂兵法,不过说到战役案例我倒是记得不少呢。

    我举手说:“我有主意!”

    “哦?你有什么主意?说说看。”神奈子对我的搀和有些意外,感兴趣的问道,八坂针也抬起头用他明亮的眸子看着我。

    “我的主意就是……退军!”

    神奈子切了一声:“这算哪门子的主意?军队是保全了,战争不也输掉了吗。”

    “不是单纯的逃战,敌人势大我军无法抗衡,那就化整为零,隐匿于民,秦军北方人士,不视江南地形,不服江南水土,更不得江南人心,我军不与其决战,而是以偷袭为主,尽量保存实力,伺机分割他们的部队进行袭击,并发动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这样一来,敌军必不能持久。”说罢,我得意洋洋看着她,某开国帝王就是用这种方法成大业的。

    “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八坂针沉思道。

    神奈子叹了口气:“你真是什么都不懂呀。”

    嗯?什么意思?

    “对方可是有百万大军呀。”神奈子道,“你的八万人是江南所有的军队了,是用来保卫江南的军队呀!整个江南的百姓都在看着你呀,你有没有想过,若是你这一退,江南的人心会怎么样吗?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江南百姓还会相信你吗?秦军入侵大肆屠杀都是你不战而退酿成的后果,江南百姓还会帮助你吗?”

    我冷汗直冒。这种情况我真没想到过。可是,为什么……

    看着沙盘上与红色石子仅有一线之隔的青色石子,我突然明白自己哪里出错误了。这八万人是政府军呀,不是匪军。所谓政府军,就是要当冤大头的。

    我仔细回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似乎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天时,下大雪呀,发洪水啊,爆发瘟疫之类。二是撞大运,让一员勇猛将领带人冲击敌军,把敌军冲得大乱,然后取胜。都是很扯淡的方法,或许真能改变局势,但明显不能当战术来用。

    可是,还有什么方法能取胜呢?

    “离间。”

    八坂针道:“敌军是由数个不同的民族组成,彼此间深有矛盾,甚至可以说是血海深仇,虽说在秦帝的威压下暂时不敢表达出来,但并不是说他们就消除了芥蒂,相反他们对秦帝都抱有仇恨,巴不得秦军会败。只有我方能说服他们,到时只要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倒戈相向。只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