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第7/8页





    关于中**队的其他问题,不说了。

    燕赵之地自古多悲凉之士,古代其地几陷异族之手,其反抗之志从未断绝。近代如抗rì斗争,举目华夏尤燕赵之地多反抗,晋冀鲁、晋察冀抗rì根椐地成为敌后抗rì的中坚力量。在看到古人那卓越的业绩,今人却如此无能,常感悲叹。予身出邯地,望古赵之训,时有针毡之感;游阅古史旧地,想昔rì先人历长平之难、邯郸之危而犹思图强,不觉气志从升,战意昂然。

    赵国“胡服骑shè”后和其他国家的开战记录

    一.齐国:

    1.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

    2.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

    3.赵惠文王二十二年(前276年),廉颇伐齐,攻陷九城。

    3.公元前280年,赵将赵奢攻占齐国麦丘。

    4.公元前241年,赵将庞援攻占齐国饶安。

    5.公元前274年,赵将燕周攻占齐国昌城,高唐(齐国五都之一)。

    6.公元前271年,赵蔺相如攻至齐平邑。

    7.赵惠文王十二年,赵梁将攻齐。

    8.赵惠文王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

    二.魏国:

    1.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廉颇攻魏几,拔之。

    2.赵惠文王二十四年,攻魏房陵,安阳拔之。

    3.公元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

    4.公元前282年,赵将乐毅拔魏伯阳。

    三.韩国:

    1.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韩拔注人。

    四.中山国

    1.赵武灵王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先后平定三胡,辟地千里,设置雁门,云中二郡。

    2.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

    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

    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

    3.赵武灵王二十三年,攻中山。

    4.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5.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於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

    五.燕国:

    1.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燕拔三城。又攻燕拔中阳。

    2.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侦探赵国虚实。回国后向燕王建议,赵国青壮年在长平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将乐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60万,战车二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令部将卿秦率军20万攻代,自率主力40万攻鄗。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13万(一说25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5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救,自率军8万(一说20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燕军闻听攻鄙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庆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今běi jīng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