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话 手机
() 第六话手机
很多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
早上或上午的阳光透过窗棂,形成柔和的光柱照到课桌上。浅浅的,亮亮的。化学课上说,空气是气溶胶,所以会出现光柱。这时胶体的xìng质。
而很难想像,空气这个词怎么和“胶”联系到了一起。老师说,没有为什么。
还有。
绳子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拉着以固定的频率和振幅摆动。当手停止运动,绳子的振幅越来越小,直至静止。物理课上说,这时阻尼运动,因为绳子受到空气阻力。
那么那么,是该叫“阻力运动”才对。“尼”在字典中只有不相关的两种字义:尼姑和姓。老师说,没有为什么,物理就是“无理”嘛。
没有原由,就是这么定义的。
而我们身边有很多事情都被定义,而被定义为的正确答案往往都不符合现实生活的准则。比如在小学我们会被灌输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在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一站二看三通过”,有红绿灯的地方要绿灯亮起来的时候才可以通过。长大以后,我们第一条“一站二看三通过”往往做得很好,那是因为在有没有红绿灯的地方都会看过往的车辆,只要不会撞上自己都放心大胆往前走,就算是红灯,也是这样。只有死正直的人才会在有红灯可是没有来往车辆的时候依然等待那个绿sè的小人发出光亮。
林梓辛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不是因为她死正直,而是因为她在等。等的不是绿灯,而是和绿灯一样的,关乎生命安全的一个东西的来到。
[1]
“如果问我20世纪最影响人类的发明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手机。虽然科普书上面没有它,书上排名前十的是青霉素、飞机、无线电、洗衣机、电灯、电视、磁带录音机、电子计算机、机器人、方便面。可是对于我而言,这些东西远远没有手机来得重要,哪怕我对手机的用处都是在琐碎的小事上面。”
语文课上,老师声情并茂地念着这一篇主题貌似关于手机的意义的文章。
“很多时候,和生活中的人都没有真心话可讲,有真心话时不敢讲,于是把目光投向手机,期待会有人发一条无关紧要的短信问候一下。比如中秋节快到了,我的某个朋友能群发一条中秋祝福给我;愚人节到了,我的某个朋友能群发一条整人的笑话给我;或是,通信公司发一条祝新老客户周末愉快、充值话费满100送30的广告消息。可是,长连几天都不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更不用说电话了。我觉得,一个手机就可以让我感到如此孤独,还真是不简单呢,可以如此让我的存在感慌乱阵脚。”
“好了,这篇小文章念完了,大家开始写结尾吧,给大家10分钟时间,10分钟一到我就收上来哦。”语文老师为自己另类的课堂练笔模式而做出有些骄傲的神情。然后老师又再强调了一下:“记住哦,不可以超过三句话哦,另外要把结局写得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讲台下大家闹作一团,一些不喜欢语文课也不喜欢写东西的男生纷纷抱怨。“天啊,就这么短就完了啊!!”“这个连一个故事都不算好不好啊?!”“就是就是啊,老师饶命啊!”
林梓辛在座位上偷偷地笑,刘晞转过头去说:“你笑什么笑,你的语文好那是你,人家写不出来你也不能笑呀,真是的,比如说我就不擅长语文。”
林梓辛捂笑得一只手捂住肚子一只手指着刚才抱怨的那个男生说:“你误会啦,你不觉得刚才他说的‘老师饶命啊’像是‘老师扰民啊’么?好好笑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