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日记-第6/7页
今天回家。
早上起来吃完早餐,所有没有安排到具体工作的老师都去打扫校园卫生。这是最后一次为平马小学做事了。
打扫完了卫生,大家都去收拾自己的行李和团委的物品。然后就是等车。
这时候有几个学生来到学校,听说老师们要走,他们都围在老师身边,有的拿着笔记本让老师写联系方式和qq号码,有的拉着老师的手表达不舍。
上午十点半左右,我们等的车到了,大家急急忙忙搬东西上车。来送老师的几个学生,都依依不舍地拉着老师的手,“老师别走啦,好不好?”他们的眼睛里满是期待,期待老师能回答“好,不走了”。
我班的李卓凡同学坐在一辆三轮车上,看着我,他说:“刘老师你们这么快就走了……”听得出来他很舍不得。我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跟他说什么,只是叮嘱他要好好学习。班长李家旭干脆拉着我的手,拖着我不让上车,明亮的眼睛里流露出离别的忧伤,我说:“家旭,老师们走了,但是会一直记得你们的;可惜时间太短,老师们不能把更多的知识教给你们,你们要努力,可不许偷懒哦!”“老师……”他仍是拉着我的手,眼睛似要流下泪来。我把头扭向一边不敢看他,怕自己也会控制不住。最后不得不挣开那双小手,决然爬上大巴……
车窗外,学生们使劲挥舞双手,口里叫着什么,客车窗户的隔音效果很好,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看得出来,他们喊的是“老师再见!”四年级副班黄老师对着车窗大喊:“同学们再见!”他们同样听不到,但看到老师们同样挥舞的双手,我想他们可以感受得到老师们的不舍。
客车开动了,李家旭跑起来追逐着车子,一边挥手一边呼喊,可惜听不到他的声音。黄老师面向他喊道:“家旭别追了,回去吧!”他同样也听不到老师的话,他只是一直追、一直追,直到我们看不见他。客车加快了速度,平马在我们的身后越来越远,这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结束了,离开了……
再见了,平马小学!再见了,我的可爱的亲爱的很聪明又有点小调皮的学生们!
老师会永远记得你们的笑脸!
写在最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师范”两字的最佳定义,但是能够做到却并不容易。
这次实践活动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不好做,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就更不容易。一个好老师,不仅仅是把课讲得清晰明了,学生听得懂,记得住,还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除此,要把学生当朋友一样,与他们打成一片,让学生喜欢你,信任你,依赖你,尊重你。
这次支教,我给四年级的学生讲作文,因为此前一点经验也没有,首先该怎么把课备好,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流程,我全然不知;其次,怎么讲,学生才对这门课感兴趣,才有学的**;再次,如果课中无话可说了怎么办?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忽略了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没有从实际出发,也就是没有弄清楚该给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教些什么知识,他们才听得懂和接受得了。我的作文课上,给学生讲的都是有关作文的理论知识,我举的例子很多,但还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听懂......后来我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所以作为一个老师必须了解他的学生的知识结构,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