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单章庆祝和分享一下-第3/6页
那么为什么我把它放在了第二位呢?
很简单,因为它想要精进很难。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种方法的加强对于笔力的要求非常高,很难靠着一些小技巧来弥补。而且,如果你在什么时候施压不当,就会造成全篇崩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使用这种方法相当于在小说中埋了一条暗线,只是单埋可以润色不少,但是如果想要在埋了暗线的情况下让自己的文章精进,就很难了。
相当于普通的修炼法你不用,你用斩三尸,短期肯定是有很大提升的,但是斩三尸的修炼难度可是比普通修炼法要难的。
所以说,这是一种邪法,大部分的有名的小说都是直接靠反逻辑的方法来的,最多就是拿这玩意来添光加彩,真的要用这种压力来产生心理恐怖是要让读者养成非常大的依赖性的。
-------分割一下--------------
心理暗示,进阶的技巧之一。
这里的心理暗示,不仅包括了叙诡一类,还有更加高明的催眠性暗示。
先来说一下叙诡,也就是叙述诡计,通过一些暗示来让读者认为正确答案是a,但是实际上答案是b,也就是把读者当成猴耍,用叙述去误导。
我来举个例子,“我停更是要筹备历史考试”“不过不是去考试,但是我确实和考试有莫大的关系”“我要打扫考试教室,干干净净,否则会造成影响”“希望我的孩子可以考好,不要再哭哭唧唧地回来了。”
如上,一开始以“筹备考试”来暗示读者处于“学生,教授”一类,再用“不是去考试”进一步来暗示读者是教授,使他们确定,“打扫”会让他们动摇,从而病急乱投医认为是“清洁工”一类,忽略概率最小的家长志愿者,但是事实就是家长志愿者。
虽然我知道我的叙诡很蹩脚,但是叙诡的上限确实挺高的,但是总会有聪明人提前识破,而且这种方式难免会出现“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审美疲劳。
索性,聪明的人多,但是聪明的心理学家要比聪明的人少,而大部分忙碌的催眠心理学家更没有时间来。
先来问大家个问题,如果我让你不要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你会想到什么?
先不说这个违反常理且非常引人注目的东西(你肯定想到了),你也许还会想到小李子《盗梦空间》以及其他很多这样致敬的电影。
当然了,虽然我也不知道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但是它用作解释“人总会想被禁止的东西”非常好。
不过只是抛砖阴玉而已,高明的暗示往往都是和剧情有着莫大的联系的,例如对于梦境的隐喻一类,大家可以看一看《梦的解析》不论是书籍还是游戏。
当然了,最最高明的还是一些清醒暗示的邪招。
在故事的最开头的时候,尽力地营造一个贴近读者群体的氛围,主角可以很怪,很强,但是必须要有和平常人接轨的地方。有些时候你可以这么写“他的……就像你一样”,然后“他简直和你一摸一样”“他简直是你的翻版”“他就是你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