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单章庆祝和分享一下-第2/6页
距离和被威胁(远远看一个没有发现自己的危险恐怖东西,总要比凑在一个发现了自己脸上的恐怖东西好,当然如果他的正脸不是很好笑的话),
一点对不可名状之物的描写(克系的常见写法),
还有一些关于社会认同感的目光(这是将不同的恐惧链接在一起的方法,同时也有一点对比,差不多就是在和开挂大哥组队的时候大哥发现对面的某人让后恐惧的一批)。
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jump scare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几乎没有,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归根结底,是因为读者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想象猛然出现的东西的,导致的结果就像是在玩恐怖游戏的时候,前面出现了一个红色感叹号,你已经知道了会出现一个东西,从而有了心理防线,再一步步地出现具体画面形象,你就很难被这东西吓到了,甚至还会兴致勃勃地去猜测作者下一步会让这玩意怎么样。
其最终原因就是因为文字让读者对于时空和形象的感知出现了延长,从而导致这种jump scare失去了突然和猝不及防的优点。
当然,用其他的手法堆叠也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是这回进一步延长这种吓人的时间,与影视不同,会使得jump scare的优点越来愈小,到了50字以上就彻底降格为“一种出场方式”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它一无是处,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对于神经衰弱者和卸下心里防御者有奇效。最好的用法是沉浸式地描写,反复分开强调日常的事物,在使用jump scare的时候最好用简单常见但是违反了常理、逻辑、或者环境的事物。或者是一步步卸去读者的心理防线,再使他们神经紧绷,这样效果更好,但是要记住,在直接使用jump scare的时候绝对要简短,不要给他具体的信息。
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是个孤僻的人……自从她去世……没有信件……没有……没有……今天也没有……小广告而已……打开,没有,再合上,该死,没有合拢,又掉下来了,等等,那是不是她的照片,为什么?是谁?不!是怎么放进去的!”
如你们所见,这种方法最佳使用是要靠长时间的压抑来集中在一刻爆发的,我很难来举例。
------------------分割一下----------------
压抑的环境描写,最简单的方式之一。或者也可以对读者浸淫的人物施压,感到紧张和焦虑感。
严格来说,只要是反复地强调“你甚至都感觉喘不过气来”配合一些“天气阴沉,湿度太高,气压沉闷地像海底一样。”,要是有特殊要求还可以“感觉一圈绳子缠在了脖颈,像在绞刑架上一样,这使你扯了扯衣领”(好吧,我承认用了一些不属于环境的技巧,只是为了让它看起来有点说服力而已)。
环境描写的骚操作很多,你可以持续稳定施压,忽上忽下,递进式,逐渐升高,忽然爆发什么都可以,你想要怎么弄就怎么弄,在长期的技巧里面属于最灵活简单的一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要比jump scare还要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