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六国论-第2/3页





        这样的基本思想和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刚刚契合,所以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个人就是董仲舒!

        汉武帝时候的一代大儒,现在来到了刘安的手下。

        现在的大汉虽然和历史上的大汉不尽相同,但是都是刘邦建立,然后传承到现在的。

        百家争鸣依旧还在进行,不同的思想相互矛盾和影响,的确不利于统治。

        所以董仲舒的这个建议提的刚刚是时候。

        不过,罢黜百家可以,独尊儒术就不必了。

        儒家固然非常适合现在的大汉,但是儒家之中也有很多的糟粕,所以刘安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将多家思想结合之后,形成专属于大汉现在的思想。

        心中有了想法,立刻开始付诸于行动。

        董仲舒不愧是一位大儒,刘安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你的策论写的非常精彩,我也比较认同你的看法,但是我觉得里面的一些观点并不怎么正确。”

        “所以,采纳你的建议可以,但是要进行一些修改!”

        刘安说完,让左右把一张纸递给董仲舒。

        这张纸上写的,正是他准备在儒家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

        其中具体的,就有和法家、墨家等等结合。

        董仲舒是一位大儒,但他并不是一个顽固的儒生。

        看完这张纸后,他皱了皱眉头,犹豫片刻,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

        “陛下所进行修改之法无一不是利于民生,只是臣没有想到,儒家思想竟然有这么多不合理的地方,实在是惭愧!”

        原来董仲舒皱眉是在自我反思,大儒和一般人的境界就是不一样。

        “既然你认同朕的思想,那么这件事朕便全权交给你,推广思想之事任重道远,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希望!”

        “是,陛下!”

        董仲舒得令,领符节退下。

        在董仲舒离开后不久,刘安奏折还没有看几份呢,就立刻有人再来报告。

        这次来见他的是李牧。

        “大人,东瀛在沿海地区集结,看数量大概有千余人,他们已经开始有组织的向我们的沿海城市发起进攻。”

        “我们虽然早就有准备,但还是出现了不小的损失。这些人,都是些亡命之徒!”

        “东瀛!”

        前世和今生的相互叠加,让这个渺小的国家成为刘安最讨厌的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