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分锅大会(求月票)-第2/4页





    这些人崇祯都给减轻罪责,他认为失职严重的有副将祖宽,违期不进,粉饰他词,难逃**。

    其中关宁军重将总兵祖宽救援济南不力,迟滞

    不前,被崇祯下来夺职,以「失陷籓封罪」处死。

    卢象升领军镇压起义军时,曾夸耀军中唯有祖大乐、祖宽等人最猛,且杀敌最多。

    祖宽是祖大寿家仆,后被收为养子,性骄横,兵马所过之处焚毁民宅,女干银妇女,比清军有过而不及。

    崇祯第一个处置祖宽,也是在敲打祖大寿。

    总兵李重镇,弃总督卢象升而逃,应当重处。(当时在高起潜麾下听令)

    总兵王朴,先行撤走,后提兵满万,坐视不救,削职。

    最终崇祯审批后,定下五等罪证,守边失机,残破城邑,失陷藩封,失亡主帅,纵敌出塞,并且开出一张惩治清单。

    太监有蓟辽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霖,巡抚有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

    总兵有蓟辽总兵吴国俊、陈国威、山东总兵倪宠、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以及副将下至州县官,一共三十七人。

    因吴国俊是受到邓希诏以及吴阿衡等人的邀请,后续又主动袭扰清军,功过相抵,不以追究。

    所以一共有三十六人被抓,直接被崇祯下令在西市同日处斩。

    这是崇祯自从登基以来,惩处封疆失事最为严厉的一次。

    愿不得卢象升宁愿战死,也不愿意逃跑,运气不好的话,结局不过是在西市口一起被处斩。

    从三十六人变成三十七。

    唯一的幸运儿吴国俊站在人群当中,看着一**大明忠臣被皇帝下令处死,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反正皇帝真要敢杀了他,以他的战绩,就是自掘坟墓。

    吴国俊可是崇祯剿灭锤匪,灭杀皇太极的希望。

    所以崇祯也是轻拿轻放。

    帝国的无双上将,皇帝真正信任的靖辽侯则是在思索着贺大帅什么时候能够入主中原?

    他倒是觉得按照清军的尿性,过不了二年,还得继续入塞劫掠。

    倒是不着急直接入主京师,毕竟清军对于劫掠这条路极为熟悉,大军也不好堵截。

    崇祯真的是发怒了,处斩了这些人后,几日都不允许他们的家人奴仆收尸,还都给赶出去了。

    内阁成员建议崇祯从轻发落,毕竟皇后要生产了。

    崇祯则是反驳,祖宗封疆不能保住,要儿孙有什么用?

    朱由检是想要用重典让余下的大明文臣武将为他效死。

    可按照目前的情况而言,大抵是起到了反作用。

    毕竟谁干事谁就死,不是死在清军手里,就是死在皇帝手里。

    不干事兴许还能不死。

    属实是陷入了闭环逻辑。

    皇太极发动第四次入关征明,以中原为目标,入关五个月,辗转二千里,凡旌旗所指,无不如意。

    两路清军共败明军五十七阵,破七十余城,俘获人口牲畜将近四十七万。

    黄金不足五千两,白银不足百万两。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可是清军士卒揣在自己兜里的,谁能统计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