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定制-第3/4页





    其中有位老农,一夜之间就成了户房管事,月俸五两,多授田两亩,薪金比一名中书舍人高,福宁州士子顿时哗然,自己居然还不如一位老农,嫉妒、羡慕之际,自然是抨击如潮。

    福建的士人党派,多依附于东林党的浙党,向来以‘清流’、‘正人’自诩,常就时事评头论足,对政见不合者,均斥为邪人、邪党,而楚峰在他们笔墨下,毫无疑问就沦为了邪人。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楚峰不屑于士林儒生吃醋的作派,干脆置若罔闻。

    地盘扩大,事务慢慢庞杂起来,楚峰可没那么大能耐面面俱到,所以,必须指定各人职司,分辖统属,楚峰很干脆的沿用明朝州、县官吏制度,成立六房。

    所谓的六房,是地方仿京师六部所设置的微缩型吏治机构,楚庄没有名份,胡乱按放什么尚书头衔,图惹人笑话,自己不怕谋反之罪,也怕生员们愧不敢当,不过派吏,大伙则容易接受多了。官是官,吏是吏,其间可是大有区别的。官,由朝廷任命。吏,可由朝廷任命,有品秩,也可以由地方官员自己任命,无品,但有名额,不得无度安派,地方管理人员,可称吏,比如不入流的‘典吏’等。

    一直是小厮身份的孟常,正式升为户房主事,掌管境内赋税、户籍、军需、粮饷,招抚安置流民,抑制豪民兼并,按收支情况调剂余缺,权量市籴,评估物价,薪俸支给。

    苏则悦为吏房主事,负责稽考文职人员,选补升调,任用、议恤、褒赠、议叙及处分。

    杨一景为工房主事,负责督管工匠,营造工程,采办矿物,赵沧瀛与冯九伦为其属下管事。

    刑房主事无人选,拜托知县闻一言帮忙,以幕后的形式,继续处理地方刑名案件,并让童生方世俊跟随学习。

    所有主事月薪20两,授田20亩。

    兵房事务,李莫如为主,战飞为副,共同掌管。

    礼房......暂不添设,楚峰对抗大明正统,本身就无礼之极,况且都是流民出身的人,大大咧咧惯了,搞那些周礼九拜、祭天报谒的东西,不合时宜。

    明朝二百多年摸索实践,无数才干总结出来的经验,典章已趋于完善,大部分适合当朝,无须再多此一举去改编吏治,楚峰只是加注了几条限制管吏的条款。

    每年进行吏考,不及格者降级使用,职务和俸禄挂钩。提高待遇,********,倘若谁以各种形式贪赃枉法,视情节分为降级、抄没、下狱、腰斩等处罚。以权位欺民恶市、滥用私刑者,降级或罢官、抄家。倘若问案管吏误判刑罚,致人含怨,则自掏腰包,补偿事者损失。管吏封田,同兵科一样,荫三代子孙.......

    民有监督官吏之权,遇不平之事,民可告官,知县不受,上告州城,州城不受,找督察管事,一经查实,州吏以下悉数罢免,倘若连督察管事也枉法,上告楚峰,查实一律问斩!反之,故意栽赃、诬蔑管吏则,则判以该人相应刑法。此举旨在制勒广大监督者谨言慎行,少兴风作浪,想想自己所要承担的后果,再去无中生有......

    所有军将、管吏,除随身亲卫外,无权任命属下,一应人事由兵、吏二房考核,经楚峰批准方能生效......

    大厦倾倒,只在瞬息之间,而筑楼却漫长而艰辛,楚峰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尽量做了,心急喝不了惹稀粥,今后慢慢消化和完善吧。

    -------

    扫盲

    试百户:明代官职,虚衔,有名无实,实授即为百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