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取舍-第3/3页
如果不是经葛禹指点,流民队伍差点就走了冤枉路,想想也是,这个时代没车、没飞机,能不出门,谁乐意满天下跑?见多识广的孟常都不识路,土生土长的流民就更不认识路了。孟常阴差阳错捎上葛禹,说起来还真是幸运,最后,反而是由葛禹带队,折来马鞍山过河渡,据他说,由南直隶穿浙江,多走六百里,才能进入福建境内。
原先楚峰打算直线横穿湖广、江西,直抵福建,但失策了,楚峰不知道古人南下,渡黄河、长江是那么地麻烦,滂流六千多公里的长江,竟然只有寥寥几处地方有浮桥可过,马鞍山采石矶就是最重要的一处。
长江号称天堑,南北相战历来以渡江为难,采石矶据大江要冲,水流相对平缓,自古以来就作为重要津渡隘口,当然,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向来也是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南方地区,即使是隆冬时节,江面也很难结冰,没辙,大伙只能规规矩矩走浮桥,也难怪两淮如何出名,南来北往的人,谁不得由此处渡河啊?
采石矶浮桥用小船串联,上搭设竹排,简易粗陋,这还是宋朝年间建造的,再经明朝屡次修缮,如此要隘,自然两头都设有哨卡。
远远的,楚峰止住流民脚步,静等前锋回报。
不多时,叶星返转,据实禀报:“少爷,桥上守卫说,过关每人收取十文,商人、货车五钱银子。属下观浮桥两面皆有明军把守,一头有事,另一头可以砍断浮桥绳索,阻拦敌人,恐怕强冲不过去。”
萧满山不忿道:“这哪是在扼守要冲啊,分明是巧设名目,盘剥商旅。”
孟常苦脸道:“少爷,咱们要不要给银子?”
楚峰淡漠笑笑:“给。”
孟常心头一阵抽疼,六千人啊,加上货物,至少要几百两银子,都足够六千人吃一个月白花花的大米饭了,何况这些人是流民,按律不得越境,怕得多给些好处费才行。
身旁的葛禹反倒松懈下来。
一路上,葛禹越看越觉得这位楚公子的三百护卫不简单,流民扎营安顿,他们一刻也不停歇,经常野外拉练,有时甚至先行一步,负重急行军,完了又跑回来与大队汇合,如此往返反复,无一日间断。
大家族或将佐的家丁、亲兵,往往需要练就过硬本领,充作中坚力量,可再怎么练,也没这样他们玩命,这是一群强悍而骁桀的家伙,葛禹难免忡忧,真怕他们脑袋发热强硬闯关,毕竟,自己是个地道的商人,循规蹈矩之中偶尔寻一下刺激尚可,要是莫名其妙殃及兵祸,可真有点冤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