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安大令骨肉叙天伦 佟儒人姑媳祝侠女-第5/7页





    原来张姑娘见婆婆这等束装正恐自己也须改装这一改两只脚蹅蹅蹅蹅的倒走不上来今听如此说自是放心。

    安公子却又是一个见识以为上古原不缠足自中古以后也就相沿既久了一时改了转不及本来面目好看。听母亲如此说更是欢喜。在外间屋里端了一碗热茶喝着呲着牙儿不住的傻笑。晋升家的、梁材家的一班陈些的人便来怄他道“真好俊一位大奶奶!大爷还记得小时候儿见个小媳妇子先脸红?这时候怎么不羞了?”公子笑着道“你们不用怄我了!正经倒碗热茶我喝罢。”晋升家的道“我的小爷!你手里端的那不叫热茶吗?咱的了乐糊涂了?”说的大家大笑公子也不禁笑将起来。

    正热闹着外边家人将银子行李一起起的搬来交代明白。那辆车并牲口就交给店里照看喂养。晋升已在前层收了两间洁净店房预备张亲家老爷住。一时行李发完张亲家老爷过来安太太忙叫请。请了进来只见他穿一件搭袜口的灰色粗布袄套一件新石青细布马褂系一条月白标布搭包本是毡帽来的借了店里掌柜的一顶高提梁儿秋帽儿。

    见了安太太作了一个揖。安太太不会行汉礼只得手摸头把儿以旗礼答之。进房坐下茶罢安太太便道了一路照料的致谢又把方才的话告诉一遍。那亲家老爷到也本本分分的说了几句谦虚话又嘱咐了女儿一番。虽说是个乡下风味儿比那位亲家太太就怯的有个样儿多了。坐了一会便告辞外边坐去。安太太又说“你们亲家两个索性等消停消停再说话罢。”那老儿答应着站起去了。安公子这才敢去见父亲并讨了母亲的主意。安太太也把怎样说法一一的教导他明白。这里便催着给亲家太太摆饭。

    书中且不表这边的事。却说安老爷自从住在这土地祠里转瞬将近一月。那银限日紧手下凑了不足千金。寄士告助的信至今不见回音。梁材进京往返总须两月且不知究竟办的成否何如?眼前九月初旬已近又正是放榜之期不知公子三场可能望中?更奇的是许久不接家信不得家中近日情形公子是出场就动身了啊还是不曾上路呢?更加此地虽有几个朋友可谈在这县衙里又不得常见只有程相公陪着谈谈偏又是个不大通的。雨夕风晨十分闷倦。

    这日饭后正拿了一本《周易》在那里破闷只听墙外人声说话像有客来的光景。正待要问随缘儿慌张张的跑进来说“奴才大爷来了。”老爷也不免唬了一跳。说着公子早已进门请下安去起来赶了两步跪在老爷膝前扶了腿失声要哭。安老爷正在不得意之中父子异地相逢也不免落泪。只是严父慈母所处不同便不似太太那番光景。

    一面点头拉起公子来说道“你可出来作甚么?”因大概问了问何人跟随一路行色光景随即问道“你难道没下场吗?”

    句公子就不好登答只得敛神拭泪答道“正在场前听见父亲这个信息方寸已乱自问下场也作不出章来;便侥幸中了父亲现在这个地方儿子还何心顾及功名末节?所以忙得不及下场赶来见见父母。”老爷叹息了一声说“这却也难怪你父子天性你岂有漠然不动的理。不过来也无济于事。我已经打发梁材进京去了算这日期你自然是在他到的以前就动身的。我早已料道你听见这信必赶出来所以打发梁材兼程进京。一来为止住你来二来也为将家里现有的产业折变几两银子凑着交这赔项。你这事虽不在行到底还算个作纛旗儿。如今你又出来了这怎么样呢?”说着皱了眉宛转思索。

    公子见这光景回道“这事已经遵父亲的主意办妥当来了。”老爷道“你方才说不曾见着梁材自然不曾见着我的谕帖从那里遵起?”公子道“儿子想除此也别无办法所以大胆就作主这样办了。”老爷道“这倒难为你长了。只是我计算多也不过二千余金终究还不足数。强如并此而无且慢慢的凑罢了。”公子道“据现有的数目大约也敷衍着够了。”老爷说“这又是不知物力艰难的孩子帖了。如今我这里才有不足千金搭上这项不过三千金。我虽致信乌克斋他在差次还不知有无便有充其量也不过千金连上平色还差千余金呢!你看着世上的银子就这等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