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隐西山闭门课骥子 捷南宫垂老占龙头-第3/5页





    三场已毕这老爷出了场也不回家从场门口坐上车便一直的回庄园来。太太、公子接着问好请安预备酒饭问了一番场里光景。一时饭罢公子收捡笔砚便在卷袋里找那三场章草稿。寻了半日只寻不着便来问安老爷说章稿子放在那里了?等我把头场的抄出来好预备着亲友们要看。”安老爷说“我三场都没存稿子这些事情也实在作腻了。便有人要看也不过加上几个密圈写上几句通套批语赞扬一番说‘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还是个依然故我也无味的很所以我今年没存稿子。不但不必抄给人看连你也不必看。这一出场我就算中了。”说毕拈须而笑。公子听了无法只得罢了。

    日月迅速转眼就是四月。到了放榜的头一天晚上这太太弄了几样果子酒菜预备老爷候榜好听那高中的喜信。

    安老爷坐下就笑着说道“这大概是等榜的意思了。听我告诉你们外头只知道是明日出榜其实场里今日早半天就拆弥封填起榜来了。规矩是拆一名唱一名填一名。就有那班会想钱的人从门缝儿里传出信来外头报喜的接着分头去报。如今到了这时候不见动静大约早报完了不必再等。你们既弄了这些吃的我乐得吃个河落海干睡觉。”说完吃了几杯闷酒又说了会闲话真个就倒头酣呼大睡。

    那太太同公子并内外家人不肯就睡还在那里左盼右盼看看等到亮钟[亮钟意指天将亮的时分。古时天将亮时打五更钟。]以后无信大家也觉得是无望了又乏又困兴致索然只得打点要睡。上房将然关了房门忽听得大门打得山响一片人声报说“头二三报报安老爷中了第三名进士!”

    列公你道安老爷既中得这样高为甚么直到此时才报?

    原来填榜的规矩从第六名填起前五名叫作“五魁”直等把榜填完就是半夜的光景了然后倒填五魁。到了填五魁的时候那场里办场的委员以至书吏、衙役、厨子、火夫都许买几斤蜡烛用钉子钉的大木盘插着托在手里轮流围绕照耀如同白昼叫作“闹五魁”。那点过的蜡烛拿出来送人还算一件取吉利的人情礼物。因此上填到安老爷的名字已是四更天的光景。那报喜的谁不想这个五魁的头报一得了信便随着起早下圆明园的车马从西直门连夜飞奔而来所以到这里天还没亮。

    闲话休提。这太太因等不见喜信正在卸妆要睡听得外面喧嚷忙叫人开了房门出去打听。那门上的家人早把报条接了进来给老爷、太太、公子叩喜。这一番吵吵安老爷也醒了连忙披衣起来公子呈上报条看了满心欢喜。

    一时想起来自己半生辛苦黄卷青灯直到须发苍然才了得这桩心愿不觉喜极生悲倒落了几点泪。太太也觉心中颇有所感忍泪含笑劝解说“老爷这正该喜欢怎么倒伤起心来呢?”定了一会大家才喜逐颜开满脸堆下笑来。

    公子便去打点写手本、拜帖职名以及拜见老师的贽见、门包、封套。家人们在外边开发喜钱。紧接着就有内城各家亲友看了榜先遣人来道喜把位安太太忙得头脸也不曾好生梳洗得。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乏也忘了困也没了忙忙的带着丫鬟仆妇一面打点帽子衣服又去平兑银两找红毡拿拜匣。所喜都是自己平日勤谨的好处一件一件的预先弄妥还不费事。安老爷看着太太忙得连袋烟也没工夫吃便说道“太太不必忙今日没事有一天的工夫呢。我后半天进城不迟歇歇再收罢!”说着自己梳洗已毕忙穿好了衣服先设了香案在天地前上香磕头又到佛堂、祠堂行过了礼然后内外家人都来叩喜。这些情节都不必细讲。

    安老爷一面料理了些自己随手用的东西便催着早些吃饭。吃饭中间公子便说“父亲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的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章自有定论’将来殿试那一甲一名也不敢必也中个第三就好了!”安老爷笑说“这又是孩子话了那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咱们旗人是没分的。也不是旗人必不配点那状元、榜眼、探花。本朝的定例觉得旗人可以吃钱粮可以考翻译可以挑侍卫宦途比汉人宽些所以把这一甲三名留给天下的读书人大家巴结去。这是本朝珍重名器、培直人材的意思。况且‘探花’两个字你可知道他怎么讲?那状元自然要选一个才貌四项兼备的不用讲了;就是探花也须得个美少年去配他为的是琼林宴的这一天叫他去折取杏花大家簪在头上作一段琼林佳话。这是唐代的故事。你看我虽然下至于老迈不堪也是望五的人了世上那有这样白头蹀躞的探花?岂不被杏花笑人!果然那样那不叫作‘探花’倒叫作‘笑话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