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国宴武斗-第5/7页





        天烬正使赵明昌皇太子人长得齐楚、周正,从身形来看,文弱书生气质更足,一张口,果然是豪放不足,谦逊有余:“陛下,天烬国文坛人才辈出,若陛下不嫌弃,外臣愿为陛下赋诗一首。至于武斗,诚如陛下所言,留给尚武者便好。”

        盛帝的失落还在心口回味,一衣带水的曼罗正使赵珩皇长子不问自说:“陛下,百花齐放方为园。外臣愿抚琴一曲。”

        天烬、曼罗不愧是同宗同源。

        众人失望之余,似又能明白这二人避而不战的顾虑。

        毕竟是武力不强的小国,倘若侥幸赢了,以西丹和东周的秉性,这口气今日咽下,来日也要加倍奉还,真打起来,恐有灭国之祸;若是技不如人,输在当场,即便北庆皇帝真要联姻,恐怕那些自视甚高的公主们也不肯下嫁战败之人,于大计无益。

        既然输赢皆不讨好,何不安静做个看客?

        天烬、曼罗自持国力羸弱怯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比,虽有懦夫之嫌,却也能得到众人的理解和释怀。实力相对雄厚,国土相对辽阔的大魏显然就无资格拥有这等待遇。

        大魏正使楚湘楠,与东周宇文敏一样,是大魏国第三位皇子。不同之处在于,楚湘楠的两位皇兄不仅与他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还都是能文能武的人中之龙。

        相较而下,资质平平,缺乏雄心壮志的楚湘楠因不被寄予期望,反倒一直生活得率性、惬意。整日不是闲逛乐坊,就是邀友诗词歌赋,堪称大魏的肖青云是也。

        大魏派这样一个精于吃喝享乐的皇子来,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他们对这次洛城之行何等敷衍。

        而事实也确如此。

        大魏那两位人中之龙的皇子都忧心一旦自己带团出使北庆,将给对方钻营之机,故皆以身有正妃在侧,不便迎娶公主为由,推荐了孤身寡人的楚湘楠。

        知子莫若父,大魏皇帝如何不知楚湘楠是个虚有其表的空架子?但他更做不到明知东周有意拉拢北庆而无动于衷。楚湘楠虽不堪重用,却也是大魏国皇嫡子,比起东周那个庶出的皇子,也不算一味的敷衍了事。

        基于此,来凑数的楚湘楠自然只想安安静静的坐着看别人的热闹。正暗自琢磨,如何谦让才能既保住大魏颜面又能免于一战,偏偏他的好邻居宇文敏不想让他称心如意。

        “陛下,”这位气性极大的皇子冷笑一声:“拳脚功夫一定要两人比斗才好看,如今陛下首肯,应战者便有北宋、我东周、西丹……额,”似是而非的顿了一下后,意有所指道:“如果只有三国应战,其中一国难免会要……”

        难免会要连轴战。在场众人都懂。

        “毓王何必心急,大魏楠王不是还没有说话吗?”沉吟片刻,老皇帝激将道:“以楠王血气方刚的年纪,定不会只甘心做一名看客。对吧,楠王?”

        宇文敏很满意盛帝的故意当庭发问,嘴角渗出一丝笑意。楚湘楠则烦躁的挠了挠鬓角那缕长发,于众目睽睽之下心不甘情不愿道:“陛下抬爱,外臣喜不自胜。只不过,”这位花枝招展的楠王殿下将目光慢悠悠的扫向全场:“外臣虽血气方刚,却也着实不曾在武学上下过功夫。陛下和毓王考虑的是三国应战对其中一国不公平,外臣深以为然,所以,欣然应战。只不过,”一个关子卖两次,这楠王殿下可真是太会吊人胃口了:“我大魏出战的并非外臣本人,而是我团中副使安挞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