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国宴武斗-第4/7页





        皇帝如此兴起,北庆臣子们自是无人窃议,纷纷提名新的娱乐项目。

        一盏酒尽,诸多的娱乐项目归于一派——比武助兴。

        盛帝放下酒盏,双手撑在案几两边,眼神精擞的在客人们身上流返。

        “外臣以为,”随着这个声音的响起,一个高大的身影站了起来,盛帝搜寻的目光一把将他锁定:“陛下这个提议甚好。不瞒陛下,其实外臣对拳脚功夫十分感兴趣。”

        盛帝笑着点点头:“早听人说,东周毓王武功卓越,杀伐果断,是带兵打仗一等一的将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东周三皇子宇文敏的名号,那是响当当的。

        他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既是众望所归,又在情理当中,众人也同盛帝一般,无惊无讶的笑笑。

        “谢陛下谬赞。”宇文敏肌肉发达的面颊纹丝不动,眼中无笑,叫人猜不透他究竟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旁人糊涂,咱们的盛帝却洞若观火,心里如明镜。

        夸赞宇文敏为难得的将才,并非虚言托词。列国之中,如他这般十六岁便亲自挂帅独当一面的皇子委实不多,且他在沙场十数载,也确是因出其不意的攻略与勇猛无敌的气魄令敌人闻风丧胆。十年前,他野心勃勃,企图侵占北庆国土,多番在两国相交之地兴风作浪,可没少让北庆军民栽跟头吃苦头。

        幸好,十年前黎楚一战雪耻,打得东周大军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也让这位东周战神从此一蹶不振,颜面扫地。

        有这等渊源在,盛帝再真诚的赞誉都似在打宇文敏的脸。

        他如何能高兴呢?

        既知他心结所在,盛帝也不便计较他的无礼行为,示意其坐下后,一双眯眯小眼又盯上了其余四位还未发声的外国正使:“你们几位意下如何?”

        西丹正使拓跋信乃西丹国二皇子,自小在马背上长大,诚非怯战之辈。况且,他此番来北庆目的有二,一是刺探北庆皇帝与戚威将军君臣间的真实关系;二是伺机挫一挫北庆皇室锐气,以此提升国内目前低迷的抗战情绪。

        所以,盛帝的临时起意,其实最中他下怀。没有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仅是想静观其变,看看其他国的反应。若其他四国皆不赞同,他一意孤行,只会适得其反。若有一国附议,他就不算孤掌难鸣,自当跟进。

        虽不清楚宇文敏为何赞同,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多离不开一个“利”字,只要这位面相阴沉的毓王不坏他的事,今日他愿视他为友,同样不坏他的事。

        拓跋信拱拱手,高声扬道:“巧得很,外臣也有此意。”

        西丹人打什么主意,在座的北庆人皆心知肚明,故该吃酒的吃酒,该看戏的看戏,没有给他好眼色。

        五个里面已有两个赞同,第三位的发言,意义重于形式。

        盛帝斟酌一番,把这个机会给了天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