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恐怖实验(十九)



警局外有一个小咖啡厅,林子川、原姝和白离云三个人在里面,同时他们的手机关掉静音,打开震动,时刻注意警局传出来的消息。

        林子川在发呆,他在回想《黑影》中的剧情。

        《黑影》中这个案子,之所以后来警方会查到郑藜头上,是因为有“知情人士”举报。这个知情人士,《黑影》中没有指名道姓,但林子川猜就是莫崇晋无疑。书中的警方找到的一些“证据”,想必也是莫崇晋栽赃的。

        莫崇晋不信任郑藜,所以抢占先机,除掉郑藜。但为什么郑藜要承认并自杀呢?

        林子川想,郑藜当时一定钻了牛角尖。先机已经被莫崇晋占了,要想翻盘,必须承认自己当年组织的那场实验违反伦理,导致了一个杀人狂魔的诞生,对于郑藜这样的人来说,承认学术上的过错,比要了他的命还难。所以郑藜选择毁掉自己,而不是毁掉自己的学术。至于自杀,是因为愧疚感和想逃避接下来要面对的一切。

        原姝的声音把林子川从自己的世界中拉了出来,“林队,发什么呆呢?”

        林子川回过神,说:“刚才我想到一个名词,囚徒困境。”

        原姝和白离云都露出了然的表情,看来他们都懂。

        囚徒困境,是一种博弈模型。假设两个罪犯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足,每个人坐牢一年;如果一人揭发,另一人沉默,揭发者会因为立功获释,沉默者被判入狱十年;如果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所以倾向于互相揭发,而非共同沉默。

        林子川说:“囚徒无法信任对方,所以倾向于互相揭发。互相揭发的结果,对他们最不利,对警方最有利。让他们互相揭发,其实很简单,只要他们陷入困境,并足够怀疑对方,就行了。”

        原姝笑道:“所以林队利用媒体制造了一堆疑云,并通过旁敲侧击,让双方都以为对方已经向警方坦白了,担心自己成为这个局中处境最不利的人。”

        白离云说:“现在于哥审莫崇晋,小周审郑藜,两边同时进行,不知道进展怎么样了。”

        话音刚落,三个人的手机同时发出一声响。他们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群,有人发了群消息。

        周岩:郑藜不承认自己帮莫崇晋做的不在场证明是假的,他的言辞滴水不漏。

        林子川:是否跟他透露了莫崇晋就在隔壁审?

        周岩:透露了,但他从头到尾很镇定。

        林子川:说明给他的危机感还不够。小周,你把上次跟王宗连线的录像放给他看,告诉他警方已经充分了解了十年前被抹去的那场实验的真相,他会很慌张。

        周岩:能行吗?

        林子川:能行,他在意这个。

        比起周岩,于现这边似乎顺利许多。

        审讯室里,于现一脸严肃地说:“郑藜,十年前他帮你做过一次不在场证明,施今同一案中,他又帮你做了一次。但后来他主动找到了警方,推翻了自己帮你做过的所有不在场证明,他指证,你就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