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恐怖实验(十八)



次日,京城晚报,刊登了一则新闻。

        新闻内容是这样的,一名记者向云城区公安分局重案中队发言人周岩提问,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连环杀人案是否有进展,周岩胸有成足地对记者说,调查非常顺利,很快就能有好消息传出,让大家期待一下。

        连环杀人案社会关注度很高,加之受害人之一的施今同是酒店大亨施瑟林的小儿子,关注度就更高了些。经济板块的记者采访了施瑟林,问他如果对凶手说几句话,他会说什么。施瑟林注视着镜头,一字一句地说:“我想对凶手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是个可怜人,但你更可恨,你可恨就可恨在,你自己身世可怜,却把怒火转移到无辜的人和他们的家人身上。这样的人,应该天诛地灭。”

        此话一出,媒体哗然。施瑟林言之凿凿地说凶手是个身世可怜的人,于是所有人都认定了是警局给施瑟林透露了消息,所以他才会知道凶手特征。

        再往后,某网络八卦论坛悄悄流传一个像是连载小说一样的东西,发文者匿名。说它是小说,它的纪实性又很强,故事线很贴合当下沸沸扬扬的连环杀人案。于是有网友谣传,这个匿名发文者,就是凶手本身!

        而真正的凶手莫崇晋有点懵,这一切看似与他有关,又似乎与他无关。警方好像对抓获自己信心满满,可他们却偏偏没有行动。

        那篇“小说”是谁写的?莫晋崇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难道是郑藜?郑藜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自己作案,但他知道自己的动机和作案心理,以此反推,加上一点想象力,编出这种半真半假的文字对郑藜来说不是难事。

        不怪莫崇晋会这么想。莫崇晋虽然与郑藜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但实际上貌合神离。十年前莫崇晋做第三起案子时,要郑藜帮自己做不在场证明,郑藜要求莫崇晋发誓,这是他做的最后一起案子。当时莫崇晋答应了,可多年后莫崇晋却违反约定,再次作案,郑藜很生气。

        施今同案后,莫崇晋去找郑藜让他再为自己做一次不在场证明。郑藜大怒,指着他的鼻子,气得浑身发抖。虽然最后的结果是莫崇晋想要的,但郑藜的态度让莫崇晋很担心哪天郑藜反水,把自己卖了,毕竟他与郑藜之间并没有太多信任可言。

        想到这里,莫崇晋心里像烧了一把火,他知道现在自己手中最重的筹码也是最危险的炸弹,就是郑藜的不在场证明。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电话打来。

        莫崇晋接了电话,那边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你好,我在网络兼职平台上看到你发的接私活的帖子,请问你现在有空吗?我在商场订了个床垫,我一个人搬不动,需要请人帮我搬到家里,价钱好商量。”

        莫崇晋身体早就好了,便接下了这一单。

        莫崇晋这一单私活的客户是个端庄美丽的女人,女人落落大方,而且很好说话,莫崇晋说要多少工钱就给多少工钱,不讲价。

        “做体力活很辛苦,有人愿意接我的单我已经很高兴了,师傅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女人笑眯眯地说。

        莫崇晋去过警局,但他去警局的时候是重案队的人在接待他,技术中队的人他一个都没见过,所以他没认出来,这个请他搬东西的女人,就是云城区公安分局刑事技术中队的原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