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场面话-第3/3页





        正说着呢,突然听远处一阵欢呼,原来是知府一行人到了。闲谈的立刻就停了话儿,众人一块儿,朝知府的方向簇拥过去。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冯知府说了几句话。大老远的,也没听清冯知府到底说了些什么。底下的人,不管听见了还是没听见的人,突然潮水般鼓掌起来,嘴里都跟着大声叫好。众人一叠声跟着道:“好!好!相公真乃是金玉良言!”

        轮到其他人说话的时候,那厮一则夸奖官家贤明,准许下面人募兵平贼,真真正正为百姓着想,正是个贤君。

        二则夸官吏认真为民,值得人敬。一听说前方大军的辎重紧张,立刻就着急了办这件事儿,连百姓都跟着大体,也跟着募粮。有这样人人为国的心肠,个个效力。有这样好的父母官,还有这样的百姓,大宋朝何愁社稷不兴!

        三则夸军士肯为国家效力,如今大军正危急的时候,众人不避水火,逆行南下,奋勇当先、捐躯国难,实在是当世之楷模!

        有几个挤不到知府相公跟前的人,他说话冯知府听不见,便转头与其他人议论起来,一开口也都是颂德的话儿。

        除了那些人被夸的,玉堂也一并被夸奖道:“早听说白殿使与横渠先生有交情,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有先生的栽培,‘为万世开太平’这个话儿,殿使真得了精髓了!事成之后,白殿使必定能流芳百世!”

        玉堂不喜欢这奉承,口里忍不住讥讽道:“是哪个瞎了的告诉你,我想‘流芳千古’了?留下名字,让一帮吃饱了乱喷的傻鸟评论?!哼,别说过去几百、几千年,就算只过去十几年,那些得了太平的人,也只会关注那些唱的,没几个记得起为国家战死的将士!我懒得让他们知道了名姓,他们怎么样关我屁事!”

        因这句话,说话的立刻就闭了嘴,把先前的话语又回忆了一遍,肚里面寻思了好一会儿,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了白玉堂,在那里小心翼翼得问。

        对此玉堂便解释道:“什么‘为万世开太平’?我也没有那么大志向,也就不去揽这个功劳。此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我的心,将来回忆起这事儿的时候,能问心无愧!

        趁大家都在,有几句话我今天得说说:因为一些神仙官吏的指挥,如今仗打成这幅德行,没有一个被追责的。这么多人围过来,口里面这样、那样的,竟然是一幅邀功的模样,什么意思?这是想丧事喜办么?!”

        本来赶上了这一件盛事,多少年不遇,也着实不易。众人想籍此写几遍文章,将来一旦流传开,外面那些人知道了,也能将此事儿传颂传颂。谁知道玉堂不配合,一句场面话也不肯说,一开口差点气死人,这件事情也只好做罢。

        许多人心里面埋怨玉堂,忍不住替他惋惜:不容易有个能扬名的机会,可惜姓白的抓不住,嘴里面说的全是什么?!可知没学问做事就是不成,境界不够,关键的时候上不了台面,今天就闹出来笑话了!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