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场面话-第2/3页





        这时候王炳涛说话道:“都别吵吵,快闭了嘴吧!人家白九郎大老远过来,帮咱们江陵运辎重,照理说这不是人家该干的活儿!有了难处,把你们当成自己人问事儿,你们就真不把人家当外人,什么话儿都能往外说?!别在这闲坐着叽叽歪歪,都赶紧回去张罗张罗,一块儿帮忙买船吧!”

        当下这些人回去后,连夜又东奔西跑的,又托了几个可靠的人,央求他们帮忙去弄船。都知道玉堂这是为国家办事,如今是真遇到难处了,这个忙儿说什么也得帮。

        众人为了玉堂的事儿,连续一两天顾不上睡觉,到处寻亲觅友的,把各种办法都用上了。除了众人筹集的外,还有几个知道的人,因听说了玉堂需要送辎重,着急船使,主动把船只借过来。两日下来,总共凑到了一百三十八条船,数目差不多也够了。

        节骨眼上,能凑到这个数不容易。因为怕这时候船工也不好找,有了船玉堂也没法送货,人家连船工都帮忙配齐了,而且价钱还不贵。众人都说了:国家有难,江陵水上的这些人,大忙什么的帮不上,帮这点都是应该的,按平时的价格给就行,绝对不能发国难的财!

        所有帮忙的这些人,玉堂一一都记下来,这个恩情容日后再报。一路上南来,玉堂经常让一些贼娘养见钱就捞的气炸了肺,又经常让一些自告奋勇、竭尽所能帮忙的人,给感动到。一遇到事情就看出来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太大,人性这东西,就没有上限和下限。

        眼看着船只已经备好了,辎重马上就可以运走。玉堂这边,又是人啊,又是车啊,又是船的,恁大的阵仗,经过闲人的口耳这么一传,很快到处都知道了,江陵一带的百姓,都争先恐后跟过来看。

        今番赶过来凑热闹的,除了地方上的官吏以外,也有不少是当地的乡绅,都是为这事儿出了力的。难得有一件能让地方上扬名的事情,赶在玉堂动身之前,少不得官吏、乡绅们要露一面,说上几句漂亮话儿,让外面人看看,然后说出去传颂传颂。

        还有不少远近的文人,也跟着一块儿过来了。他们此来的目的,也不是别的,对这事儿大加赞赏一番,然后再写出几篇文章来,把事情详细说一说。一则可以记录当时的盛况,二则可以趁机结交些贵人。若流传一广,让赵官家知道了树一个典型,让天下人都跟着效仿的话,说不定还可以流传千古,成了几十年难遇的佳话呢!

        人多的地方,事情就偏多。还有各种小道的消息,经过几个闲人的口,立刻就传扬得到处都是。因时间还早,冯知府一行人尚没有到,这些来的早的人,一边站在那里等,一边跟其他人说闲话。

        人丛里面,有一个消息灵通的,小声跟别人嘀咕道:“你听说了么?裘家昨天出了事:裘家的老二不成器,在扶桑奸污自己的嫂子,被撞见了。裘老员外知道了这事儿,昨天晚上一气死了。”听见的道:“怪不得今天这场面,他家没有人露面呢,原来是在家办丧事!”

        另一个道:“这事儿我也听说了!昨天下午的时候,他家主管刘茂回来,报的这信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裘正伦那个天杀的畜生,哥哥好心送他去躲灾,做出这等禽兽的事来,可怜继伦和孩子了!我听说继伦哭了一整夜,眼睛都肿了。两口子成婚已经快十年了,一向是举案齐眉的,从来就没红过脸,怎么就摊上这种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