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富弼使辽-第2/4页





        因为张俭这一番言论,宗真才知道关南如今的情势,按照朝堂上那边的言论,亲率人马前去征伐,水泊之上,辽军骑军如何能建功?到时前进不得,后退不易,一旦不小心吃了败仗,倒成了宋人的笑话了!

        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张俭便道:“宋夏之战,宋人因为两番大败,正士气低沉。这个时候,陛下只需要派一使者入宋。宋人为防两面作战,如有所求,必然都允,何必劳驾陛下亲征?”

        因为张俭这个话,宗真随即打消了南征的念头,然而这事儿却不说破,仍旧以伐夏为借口,命耶律重元、萧惠两人调动人马,在南京聚集。另一面宗真这边也派出去使者,奔赴开封,讨要关南十县之地。

        如今局势正紧张的时候,朝廷急需要派出去人来,向辽使聘答。怎奈如今形势不明,宋朝这边,摸不清辽国的意图,这件差事无人敢应。这个时候,宰相吕夷简上书说,知谏院富弼出使过辽国,这件差事可派他去。更兼此人聪明贤达、精于应对,足以聘答。

        对于吕夷简这个建议,欧阳修立刻出来反对道:“当年颜真卿刚正遭嫉,与奸相卢杞之间有隙。淮西节度李希烈陷汝州后,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做使者,传达圣意,终致颜真卿被缢杀。富弼曾多次弹劾吕相,吕相却偏偏推荐他,可知这是不怀好意!”

        因这个话儿,对于派遣富弼这事儿,赵官家遂就犹豫起来,暂停了下旨。富弼听说了这事后,便进宫面君,直接叩首自请道:“人主忧虑,是臣下之耻。臣不敢爱惜性命,贪生怕死。此去聘答,臣愿意领!”既然富弼这么说,当下赵祯主意遂定,命富弼先接伴辽国的使臣,再由他率领宋朝的使臣,去辽国出使。

        等富弼与辽使见了面儿,不久便探得了辽人的底细。富弼将辽人的意思,立刻上书报与赵祯知道。赵官家遂就发话说,再增岁币这件事儿,还可以商议,索要土地绝对不行。

        等到富弼亲去了辽国,亲自面见了耶律宗真,耶律宗真那个厮,又觉得按照之前的约定,有些太亏,开言便道:“南朝违背世盟,塞雁门,增塘水,修城隍,籍民兵,意欲何为?

        如今群臣都上书说,要举兵南征,是我遣使与两家说合,若讲和不成,再举兵不迟。”

        富弼立刻回复道:“北朝众臣如此说法,难道忘了章圣皇帝的大恩么?当年澶渊之役,南朝大胜。南朝本来想趁势北进,是章圣皇帝不忍见北朝生灵涂炭、神器流离,这才有了‘檀渊之盟’这件事。

        倘若按照诸将的意思,趁势北进,则北朝军士无一能逃脱。而且北朝与中国交好,于人主有利,对于臣下无所获。一旦北朝与中国交恶,于臣下有利,对于人主则弊大于利。”这话儿宗真倒好奇了,于是让富弼再详细说说。

        富弼便道:“当年晋高祖石敬瑭欺天叛君,灭唐自立。其侄石重贵继任后,王朝已经到了末代,皇帝昏乱,疆域狭小,上下离叛,所以后来被契丹攻克。即便是如此,契丹为了打下来晋地,人马的损失,也将近一半。

        如今中国疆域万里,精兵百万,法令修明、上下一心。一旦进军,北朝能保证全胜么?宋、辽两家都是大国,一旦开战,战线延绵如此之长,恐怕不能单线作战。那么所有调兵的权力,全都归皇帝一人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