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谁赢,我们便支持谁!-第7/8页



  对,就是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

  赵括虽然扶不上墙,但他老爹赵奢,却是赵国历史上顶尖的名将之一,仅次于李牧、廉颇。

  无论是实际战场指挥能力,还是战略全局的分析,赵奢都属于顶尖人才。

  了解了详细的情报之后,赵奢沉吟许久,只给出一句评价:“敌军用兵,堪称鬼神莫测!如被动防御,臣也难以应对。”

  听出赵奢的言外之意,赵惠文王连忙追问道:“被动防御不可,那么主动出击是否可行?”

  既然被动防守防不住,不如直接攻击?

  以我赵国兵力之强盛,对面二十万大军虽然不少,但还是能打得过的吧?

  赵惠文王对自己国家的实力,有一种蜜汁自信。

  认为经历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赵国的骑兵,就是全天下最强的。

  骑兵这个兵种,本来就偏重于进攻而不适合防守。

  一旦攻守之势逆转,凭借骑兵的强大,应该是能轻易击败敌人的……吧?

  “以攻代守固然是一个好办法。”

  赵奢点点头,但话题一转,又问道:“但大王可曾想清楚了,是否真的要与韩魏开战?那秦国少良造秦霄,麾下百万大军,哪怕有些水分,也必是一个强敌!”

  “我赵国虽然未必怕了他们,但真打起来,即便是能赢,也要损失惨重啊……”

  赵奢并未像大部分将军那样,一听有仗要打,就兴奋地找不到北,反而尽力帮助赵惠文王分析局势,讲清楚开战可能带来的坏处。

  赵奢对赵国的军队也很有自信,认为赢的概率很大。

  但,他却担心,即便打赢了,赵国也未必能得到太多实质性的好处。

  和强敌开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即便是能赢,自身的损失也不会小。

  若是其它国家趁火打劫,赵国不仅捞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还要蒙受极大的损失。

  听了赵奢的分析,赵惠文王便犹豫了。

  但要就这么放过敌军,他又有些不甘心。

  “难道……”赵惠文王的表情很纠结:“我们吃了亏,就这么咽进肚子里不成?”

  “臣只懂得领兵打仗,大局上的事……”

  赵奢犹豫了一下,试探着说道:“大王何不问问相如大人的意见?”

  “相如大人”便是指蔺相如。

  和一般后世的认知不同,蔺相如并非赵国的丞相,而是一个没有具体职务的“上卿”。

  上卿是指普通朝堂官员的统称,战国期间,很多官员都没有具体的职务,但能够参与朝政,便一律以“上卿”相称。

  其中有一部分上卿,还很受国王的信赖。

  蔺相如在具体事务上的能力,以及大局方面的眼光,是整个赵国朝堂都公认的出色。

  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论地位,却也已经和丞相没什么区别了。

  听了赵奢的话,赵惠文王眼睛一亮,连声道:“对,对,快请蔺相如来!”

  等了一阵。

  蔺相如奉召而来。

  赵惠文王将情况讲述了一遍,而后问道:“蔺相如,可有何见解?”

  “大王,此事不难。”

  蔺相如分析道:“若臣所猜不错,秦霄进兵洛京,必不愿轻易和我国开战。对方将领袭扰之举,意在阻止我赵军进兵韩国。”

  “那……”

  赵惠文王试探着问道:“那秦霄不愿和我赵国开战,是不是意味着韩、魏的防备空虚?若是如此,我们能否趁此机会,攻占一些城池?”

  “并非如此。”

  蔺相如摇头道:“从情报分析,长平、PY,都有重兵把守。我军若是轻易出击,很可能落入敌人陷阱。”

  赵惠文王有些不高兴了:“那,打又不能打,难道就让他们骚扰我国边境吗?”

  “大王可派遣一稳重擅守的将军,陈兵于边境,挖掘沟渠、建造堡垒,如此,可防止敌军袭扰。”

  蔺相如想了想,看向赵奢,问道:“赵将军对军中事务熟悉,可有擅守的将军?”

  言外之意,直接排除了赵奢去防守的可能。

  赵奢虽然不解,但也不恼怒,思索片刻,开口道:“有一将,名为廉颇,虽然年轻,但却持重老成,稳健有余。”

  “既是赵将军推荐的人,想必是没问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