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伊阙,初见白起-第6/8页



  别人砍你一刀,直接就是重伤。

  这怎么打?

  事实上,韩、魏两国之所以如此放心,不担心秦军绕后偷袭,就是因为这一点。

  背靠伊阙山脉,秦军若是翻山越岭去偷袭后方,士兵要不要披甲?

  穿着几十上百斤的重甲翻山越岭,到了战场上,还能剩下多少力气?

  要是不披甲,轻装步兵冲击重装步兵的防线,那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更不要说,韩国就在魏国侧翼,随时可以掩护战斗。

  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派遣了魏武卒防御侧翼之后,韩、魏两军都非常的放心,一点都不担心秦军偷袭。

  秦霄不知道,历史上白起是如何解决负重翻山这个问题的。

  但秦霄却也有自己的办法:“我手下有一批民夫,可帮助士兵运送甲胄。等到快抵达战场,再让士兵披甲上阵即可。”

  “既如此……大人还在等什么?”

  白起十分的纳闷:“突袭后方,切割敌军阵型,敌军必溃!这是大好的战机啊!”

  古代的战争,阵型、士气,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旦某一方骤然遭遇偷袭,阵型没有摆开,被切割得七零八碎,士气便会迅速崩溃。

  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局面下,敌军的指挥体系会彻底崩溃,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来。

  一旦指挥体系崩溃,哪怕大部分人都还活着,甚至保留着完整的战斗力,这仗也没法打了。

  连命令都传不下去,士兵组织不起来,各自为战,自然发挥不出多少实力来。

  历史上,白起靠着十二万二三线部队击溃韩、魏联军,完成这场经典的以弱胜强的大战,并不是靠着手下士兵拼命,而是借助着偷袭,迅速击溃敌人士气,让敌军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这只能保证击溃敌人。但,敌人溃败之后,他们逃亡,我们追杀,浪费时间不说,最后能歼灭三分之二的敌军,就算是运气好了。”

  秦霄摇了摇头,说道:“我还在等一个消息。若是那边顺利的话,可保证韩、魏联军在溃败之后,连逃都逃不掉!”

  秦霄并未欺骗白起。

  他确实是在等一个消息。

  在白起看来,绕后偷袭这个计划虽然简单,但成功的可能性却很大。

  他不是纸上谈兵的书生,很清楚在战场上,绝大多数情况下,计谋并不需要多么复杂多变。

  有时候,越是简单的计策,反而是越好用。

  这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

  复杂的计策不是不好,而是下边的各个部队,很难按照指挥着的意志统一行动。

  越是复杂的问题,真正执行起来,就越容易出现一些微妙的误差。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误差”叠加在一起,却会让整个计划朝着一个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

  反而,一些看上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计划,因为执行起来容易,反而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如果用游戏中的术语来表达。

  战场,对于双方主帅来说,都是笼罩在一层“战争迷雾”之下的。

  除非是大规模的平原会战,还得在良好的天气之下。

  否则,正常的情况下,主帅既不知道敌人在哪,也不知道自己人在哪。

  这种情况下,哪怕敌人使用了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策,只要自己这边无法提前做出相关的防备,往往也能起到非常惊人的效果。

  不过,听到秦霄并不满足于“击溃敌军”,还另有安排,打算一举将敌军彻底歼灭,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留。

  哪怕明知不该问,白起还是有些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着问道:“不知是什么计策?”

  “这就不能告诉你了。”

  秦霄笑着摇了摇头,并未答复。

  疑惑没能得到解答,白起有些失望,但并未不知分寸地继续追问。

  见到白起这副姿态,秦霄暗自点头。

  若是白起继续追问,秦霄对他的评价,就难免要下降一些了。

  一个人的成就会有多高,能力是一方面,但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若是连自己的欲望都控制不住,那么即便能有所成就,这个天花板也不会太高。

  虽然现在的白起还有些青涩,但能够很好地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已经隐隐展现出了一丝“大将风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