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伊阙,初见白起-第5/8页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白起夺取了韩国的新城。

  韩、魏同盟,韩国决定反攻秦国,拉上了魏国一起,要“收复失地”。

  同时,周王也派遣了一定的兵力,加入韩、魏联军,不过主要是象征性的意义。

  打着收复失地的旗号,若是短时间内没有战果,丢的是韩、魏的脸面。

  秦国占了新城,只要守住这份战果,里子面子都赚到了,何必着急?

  退一步说。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

  韩、魏两国连年积弱,将国运赌在了这场大战上。

  如果他们不能从秦国手中获得大量的利益,甚至反而损兵折将的话,必然会国力大损,从诸侯争霸的舞台中提前退场。

  而秦国呢?

  只要守住这一波攻势,便能够获得大量的好处。

  虽然说,秦霄在秦昭襄王那喊出了全歼韩、魏联军的口号,但外人毕竟不知道这一点。

  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进攻压力确实不在秦国一方,而是在韩、魏。

  “只是……”

  白起还是有些疑惑,不由问道:“少良造大人就打算这么拖着?”

  别人不知道,白起可是很清楚,自己对面的这位少良造大人,可是承诺了会全歼韩、魏联军的。

  以秦国的军规来说,这已经算是立下了军令状。

  白起当然不知道秦霄和秦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却也难免替秦霄感到担心。

  “不必担心。”

  秦霄摆了摆手,说道:“打当然是要打的,但不能直接莽上去。”

  说着,秦霄走了几步,来到营帐中央的一张大桌子前。

  桌子上摆着一副沙盘,正是伊阙周围的地形环境。

  “来。”

  秦霄将白起叫过来,随手拿起一根细长的长棍,指向地图上伊阙峡谷的位置,问道:“你看这地形,我军若是主动进攻,是否能占到便宜?”

  “直接进攻,当然不行!”

  白起毫不犹豫地说道。

  这个时代,以远程攻击而论,魏国的强弩,在射程方面有极大的优势。

  魏武卒的威名,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着这强弩打出来的。

  按照游戏系统里的划分,如果说别的国家的军中强弩是蓝色品质的话,魏武卒的强弩,就是紫色品质,高了一个档次。

  不但射程远,穿透力也极强,普通的重甲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士兵的安全。

  以伊阙的地形,若是秦军直接从山谷杀出去,魏军只要用强弩压制,秦军可以说出去多少死多少。

  毕竟,这条山谷的地形实在是太过狭窄,大军施展不开。

  若是在开阔的平原上对战,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对于这种地形下,战斗该怎么打,白起也不是没有研究过,当即就想要发表意见。

  “你先不要着急。”

  秦霄摆了摆手,拿起木棍,往山谷对面的军营一指,说道:“根据我军情报,韩、魏两军的驻地虽然都在伊水西岸,但却是分开的。韩军在东侧,靠近伊水,而魏军在西。”

  “不错!”

  白起毫不犹豫地说道:“由此可见,韩、魏两军,并非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提防,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若是我分出一支兵力牵制韩军,再从这里派遣一支精锐大军,翻阅伊阙山脉,袭击魏军背后……”

  秦霄手中的长棍绕了一个圈子,划出一条行军路线。

  这正是历史上,白起打这场伊阙之战的计策。

  少量兵力正面进攻,牵制韩军。

  大部分主力部队绕过伊阙山脉,偷袭魏军身后。

  白起见到秦霄的“计划”,当即眼前一亮,惊喜道:“若是可避开敌军斥候,此计有极大把握可行!”

  顿了顿,白起又叹了口气,说道:“只是,此计有一难点。魏武卒乃是重装步兵,身披坚甲。若是我军同样披挂重甲,翻山越岭之后,体力难免不支。而若是轻装上阵,轻步兵对重步兵……”

  白起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难题。

  轻装步兵对上重装步兵,就跟鸡蛋撞石头没什么区别。

  别说是同等级的兵种了。

  就是高出一个级别,也是输的概率要大得多。

  你砍别人一刀,别人没什么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