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青州之战,曹操VS孙坚!-第4/8页



  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当中,都是以袭击粮道为取胜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来判断,孙策的想法倒是没什么问题。

  以曹军的兵力,真想要一举击败孙坚的大军,从粮草、后勤方面入手,确实是最容易,也最有可能实现的一条路。

  “伯符所言,确实最符合常理。”

  周瑜说了一句。

  但没等孙策露出喜色,周瑜却又道:“然则,既然是常理,曹操必然明白,我们一定能看到这一点。因此,曹操必然不会将取胜的希望押在粮道。所以我断定,东路军,必为佯攻!”

  周瑜的话不无道理。

  既然自己一方能一眼看出粮道乃是胜负关键所在,自然而然会做出防备,防止曹操偷袭粮道。

  曹操不可能猜不到这一点。

  明知有防备,甚至还可能有陷阱,难道曹操会傻到一头撞上来?

  孙策对周瑜的大局观和判断力本身就十分信服,听周瑜这么一说,他也就认同了这个观点。

  迟疑片刻,孙策又问道:“既然不是偷袭粮道,那会是哪一路为主力?”

  出乎孙策的意料,周瑜竟是很干脆地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

  “不知道?”

  孙策一脸懵逼。

  在他的心里,周瑜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没有什么事能难得倒周瑜。

  但现在,竟是从周瑜口中听到了“不知道”这三个字。

  孙策竟有一种世界观崩塌的感觉。

  “这……”

  孙策支支吾吾了半天,感觉有一肚子话想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最终,孙策只是问了一句:“那我们该如何布防?”

  “也简单。”

  周瑜张开手中的折扇,轻轻扇动,一脸云淡风轻的表情,淡然道:“既然不知曹军主攻方向,那便将所有方向都当做主攻方向来布防就是!曹军满打满算,兵力也不足十万。而我军却得主公支援,坐拥二十余万大军,且居于守势,何必患得患失?”

  有比敌人更强大的军力,周瑜在制订战术的时候,可选择的余地明显要大得多。

  不知道曹操的主攻方向?

  没关系,我把每一个方向都当做主要敌人来打就是!

  甚至于,在周瑜的计划中,对已经断定了是佯攻的东路大军,都一样是当做曹操的主力来对待,就是为了防止“万一”的可能。

  浪费?

  有两倍于敌军的兵力,完全浪费得起。

  哪怕其中一路大败,只要另外两路能战胜敌人,消灭曹军的有生力量,就是值得的。

  “就按军师说得做。”

  孙坚对周瑜很是信任。

  周瑜和孙策,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发小”的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

  另一方面,周瑜的能力,也是最为顶尖的那一档。

  至少在大局观和战略眼光方面,孙坚自认自己也不如周瑜。

  关系够近,能力够出色,孙坚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信任周瑜。

  他看向周瑜,开口道:“具体的兵力部署,就由军师来安排。”

  在军中,孙坚并未将周瑜当做自己的晚辈,而是以军职来称呼。

  这是表达公私分明的态度。

  “我军有二十万兵力,分成三队……”

  周瑜看向地图,手中折扇合起,指向一点,道:“中军七万,留守诸县。”

  说着,周瑜的手向左侧移动,停留在数十里外的一条河流标记上:“左军七万,由关羽、张飞为将,拒敌于沂水!若有敌人来袭,将之击退即可,不必追击。”

  而后,周瑜手中的折扇再次点在地图的海岸线上,说道:“右军六万,于胶南布防,由黄忠、甘宁两位将军主持。”

  “至于赵云将军……”

  周瑜迟疑片刻,开口道:“请赵云将军率陷阵营于莒县设伏,无论哪一路发现曹操本人,请赵云将军立即出兵截杀!”

  莒县位于诸县和沂水之间,将陷阵营放在这个位置,基本上意味着放弃了让他们支援右路的可能。

  虽然周瑜口中说着,要将三路都视作曹军主力。

  但归根结底,还是有所偏向的。

  右路不但兵力更少,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后援”。

  不过,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