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满载而归,新的变故-第4/8页
郭嘉提醒了一句,紧接着道:“如今主公麾下,有雄兵六十余万,坐拥关中、中原、益州、凉州四地,已经占了天下近三分之一,再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征讨各方不臣,实力之雄厚,非外人可想。”
微微停顿片刻,给荀彝一个接受和消化的时间,郭嘉继续道:“此外,主公麾下人才济济,大部分人,想必叔父都听说过,郭嘉就不赘述了。但有一人,叔父绝对想不到!”
在荀彝好奇的目光中,郭嘉沉声说出一个名字:“秦孝公年间,商君,公孙鞅!”
“商鞅?!”
荀彝好歹也是诗书传家,如何会不知道这个名字?
他被郭嘉吓了一跳,紧接着立即回过神来,皱眉看向郭嘉:“你小子该不会是编些瞎话来糊弄老夫吧?且不说太史公记明言商鞅已被车裂于市,商鞅可是五百年前的人,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事实正事如此,若是叔父不信郭嘉,总该信文若的吧?”
郭嘉伸手在怀中摸了片刻,取出一封书信:“这是文若给叔父的家书,请叔父过目。”
荀彝惊疑不定,接过书信,一目十行地扫了过去,一边看,一边发出惊讶地叫声:“司徒王允、钟繇、李儒、贾诩、华雄、张辽、高顺……还有这个岳飞是从哪冒出来的?此前闻所未闻,文若竟将其与皇甫嵩老将军相提并论?!”
“岳飞将军乃主公麾下头号大将,允文允武,最擅长统领大军攻城略地。凉州、益州,就是由岳飞将军打下来的。”
郭嘉连忙解释,迟疑了一下,将下半句“岳飞乃是来自一千年后”这句话给憋回了肚子里。
五百年前的商鞅,还可以勉强用“求仙问道”之事来糊弄过去。
这年代,信这玩意的人不少。
哪怕是高门大族,也有不少相信鬼神之说的人。
一千年后的岳飞,那就要暴露秦霄的核心机密了。
“既然文若这么说,老夫当然是信的。”
荀彝面露复杂之色,看向郭嘉,问道:“你认为,秦侯可一统天下?”
“是。”
郭嘉严肃道:“主公已获得凉州世族、关中士族的全力支援,和太|原王氏也已定下联姻,即便没有颍川世族相助,取天下也不是什么难事。”
顿了顿,郭嘉又强调道:“叔父,郭嘉也是颍川人,在这里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若是此时支持主公,勉强算得上雪中送炭。若是再过些时日,雪中送炭变作了锦上添花,那价值可就要小得多了!具体如何取舍,还望叔父慎重考量!”
“你和文若都这么说……”
荀彝有些迟疑。
若是单单只是一个郭嘉,信誓旦旦地说秦霄必然能取天下,他肯定是不信的。
但荀彧也这么说,荀彝就难免信了几分。
两个出身颍川的顶尖大才,都这么言之凿凿地断言,那么即便秦霄不是百分之百能取天下,这概率也是不低。
而对于世族来说,除了多面下注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若是非常看好某人,便一定要尽可能早的下重注。
这是为了捞取最大的一份好处。
正如郭嘉所说的。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付出同样的好处,得到的收益却会天差地远。
“这秦侯……”
荀彝的态度已经有些松动,但还是纠结更多一些:“不会和那高祖一样,过河拆桥吧?”
汉高祖刘邦夺了天下之后,当初跟他打天下的那批老功臣,下场可大多都不怎么好。
荀彝也很担心这个问题。
“叔父这个担心未免太过多余。”
郭嘉摇了摇头,道:“我这样的寒门,或许有这忧虑。但叔父可是世族啊!”
世族是什么?
无论谁统一天下,都必须要依赖世族阶层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若是与世族为敌,就会没有人才可用。
别人需要担心过河拆桥的事情,但世族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算是刘邦,当时也没敢对世族下手,打压的都是一些寒门出身的功勋贵族。
“说的也是。”
荀彝立刻意识到自己犯蠢了,问了一个白痴问题,哈哈一笑,带过这个话题:“攸儿那边,郭嘉你自己去劝说吧。只要他愿意去,我便绝不阻拦。只是……其它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