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两个人的战争(下)-第6/8页
哪怕不考虑继续向外扩张的问题,单单只是东汉十三州的领土、资源,以及人口,就相当于让秦霄的领地面积翻了数十倍之多。
这还只是面积。
在人口、资源方面的增长,只会更加的惊人。
而要做到一统天下,汉室,必然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
秦霄不可能留着汉室的皇位。
最好的结果,也是效仿曹操,让汉献帝来一个“禅让”,给他封个有名无实的爵位软禁起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汉献帝愿意乖乖配合。
如果想要搞什么小动作的话,秦霄也不介意杀人。
目前这个阶段,秦霄还需要借助汉献帝的名义招揽人才,并且抓住“汉室正统”这个大旗,给自己攻略天下的行动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但,只要再继续发展一段时间,有了足够的地盘、兵力、人口之后,汉献帝这张牌,也就不算重要了。
秦霄重新将自己的计划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再次强调道:“汉献帝,迟早是要让他禅位的。快则一两年,慢则不超过十年。”
顿了顿,秦霄话题一转,又道:“所以我才头疼啊,荀彧是个人才,但他忠于汉室正统,这事不好办。”
秦霄就怕,自己逼迫汉献帝禅位的时候,荀彧像曾经在曹操手下那样,又来一手“自杀殉国”。
损失这样一个顶尖人才,无论换了谁,都会心疼的。
单以内政能力和战略眼光来看,不单单是三国世界,即便放眼整个历史,荀彧都可以稳稳排在第一梯队。
在半神化世界的加成下,荀彧必然是一个SSS级的文臣。
SSS级英雄,若是错过了,想要再得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主公,心态放平。”
商鞅提醒道:“主公志在天下,人才虽重要,却也不必过于患得患失。即便错失一两个人才,天也塌不下来。来日,待得主公坐拥四海,还怕没有人才效忠吗?”
商鞅是察觉到,秦霄的心态出了问题,这才出言提醒。
商鞅这么一提,秦霄骤然惊醒,回过神来。
自己确实将荀彧看得太过重要了。
一个SSS级的文臣确实难得。
但,这个时代,SSS级的文臣还少吗?
别的不说,诸葛亮、司马懿、周瑜,哪一个不是SSS级的文臣?
而且和相对来说“功能单一”的荀彧比起来,这三人还更加的全面。
当然,想要挖到诸葛、司马、周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尤其是,现在这个年头,三人都还是小屁孩,不像荀彧,来了就能用。
“不管怎么说,能留下荀彧的话,还是要尽力尝试一下。”
秦霄想了想,补充道:“如果实在没办法的话,就借汉献帝的名头,让他为我们效力一段时间也好。至于以后的事……船到桥头自然直。”
被商鞅提醒,心态恢复正常之后,秦霄已经能够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荀彧了。
能得到,自然是最好的。
即便得不到荀彧的忠诚,靠着汉献帝的名头,让荀彧为自己出力也是不难的。
至于以后和汉献帝翻脸的时候怎么办?
到时候再说呗。
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了不成?
“主公能这样想就最好不过了。”
商鞅点点头,说道:“招贤馆处登记的士子已有上千之数,鞅打算这两日便择机召集士子,举办一次考试,以择贤才。按照主公所言,先以笔试粗略筛选,再进行……面试。”
想了想,商鞅继续道:“以荀彧之才,通过笔试想来是不难的,至于这面试的时候,主公是否有兴趣见他一面?”
“也好。”
秦霄考虑了一会,便答应了下来。
所谓的“面试”,其实主要是走个过场。
真正重要的是借助面试的机会,查看各个士子的面板属性。
通过职业、潜力、技能等等,就可以大致判定一个人的能力和上限,从而做出最合理的分配。
至于面试的成绩如何,又是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公平等等,其实都不重要。
秦霄也打算亲自见一面荀彧。
主动找上门去不太合适,以秦霄现在的身份、地位,莫名其妙地对一名士子表示关注,反而容易引起有心人的联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