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收拢关中,封侯拜相



  清点战利品,永远是战后最令人期待的事情之一。

  甚至于,可以把“之一”两个字去掉。

  这一战,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剿灭董卓手下的七万多大军,而是杀死了董卓本人。

  董卓一死,整个关中,便再无可以反抗秦霄的势力。

  当然,在收拢整个关中之前,秦霄还需要先将这一战的收获清点出来,分门别类整理清楚,分清楚哪些是需要储存起来,哪些则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增强手下的实力。

  清点工作花费的时间不算短,秦霄专门召唤了一千名擅长计算、统计的文吏,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将这一战的收获整理完毕。

  当然,这也和正在统计到一半的时候,岳飞又带着一万多战俘和大量战利品返回有关。

  总之,花费了几天时间,终于将这一战的收获清点完毕。

  单单只是俘虏,就有五万五千余人,其中两万出头是西凉铁骑的骑兵,其余则是原本属于LY不同部队的步卒,其中包括八千余名重装步兵、一万出头的步弓手,其余则是轻装步兵类的近战兵种。

  这五万多兵马,全部都是五阶到六阶之间,战斗力倒是颇为可观。

  虽然不受的特性加持,但却胜在来之即用,只需要丢进神秘基地里提升一下忠诚度而已。

  在收编了这批俘虏之后,秦霄手下的兵力,破天荒地达到了二十七万之多,其中还包含两万出头的重装骑兵。

  在当今的众多诸侯当中,单单只以兵力来计算的话,秦霄的实力已经算是非常的可观。

  不过,要争霸天下,这股兵力,依然显得有些不足。

  毕竟,打仗是会有损耗的。

  哪怕秦霄有神秘基地在,可以毫无忌惮地收编俘虏,但也没法保证,自己每一次战斗,收编的俘虏数量都会高于战损伤亡。

  除了战俘之外,最大的一笔战利品来源于战马。

  董卓麾下的西凉铁骑,配置非常的奢侈。

  一般的骑兵,多是一人一马。

  奢侈一点的,或许能配置一人双马。

  而董卓麾下的西凉铁骑,却是每一个人配了四匹战马进行轮换,就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战马的体力,以求在战斗的时候能够发挥最强的冲击力。

  二十万战马,在战斗中虽然有所损耗,但秦霄依然“缴获”了超过十六万匹完好无损的战马。

  还有近三万匹马受到了比较严重的伤势,不适合再作为战马使用,但却可以用作牲畜,以节省人力。

  十六万上等的西凉战马,即便是按照一人双马的配置,也足以供应八万骑兵。

  也就是说,秦霄可以再练出六万骑兵,来补充这个缺口。

  全部练重装骑兵肯定不行,重装骑兵不光对战马要求高,对士兵,对装备的要求也同样很高,会极大地提高成本。

  秦霄和岳飞商议之后,决定将重装骑兵的规模保持在三万人左右,多出来的五万“名额”,则是训练高机动性的轻装骑兵。

  可骑射、可近战,来去如风的轻装骑兵,虽然没有重装骑兵那么可怕的冲击力,但却胜在机动性强大,能够掌握战术层面上的主动权。

  此外,董卓的物资储备当中,还有许多备用的兵器、铠甲,品质不算特别上乘,但也能满足大多数四阶到六阶部队的需求。

  或许是觉得这一仗不会拖得太久的缘故,董卓携带的备用装备并不多,只能装备两万余人,不过品质倒是算得上不错,作为核心的武器都达到了蓝色品质,铠甲则是在白色到绿色品质之间,而且种类相当齐全。

  至于粮草、钱财等等,董卓安置在郿坞的“小金库”一大半都已经被秦霄提前给抄掉了,剩下的大多数都囤积在函谷关,并没有携带多少。

  有了之前的“巨富”入账,这次的这点缴获,秦霄就不怎么看得上眼了,只是看了一眼最后的统计数字,就让岳飞将缴获的钱粮拿出来犒赏大军。

  除了这些之外,另一笔大额的“收入”,就是军功奖励了。

  按照游戏系统的规则,无论是击杀还是俘虏,都算完整的军功。

  不过“劝降”,或者敌人主动投降,则不算军功。

  算上之前攻打长安的战斗,前前后后加起来,秦霄击败、收编了十七万大军,但其中被算作军功的,只有十二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