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寇凖罢相-第7/7页
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皇帝也是人,概莫例外。
从历史上看,忠臣是永远斗不过奸臣的。为保家卫国,忠臣良将经常被奸臣陷害,小则罢官,大到被千刀万剐的都有。比如明朝铁血将军、抗清英雄、兵部尚书袁崇焕,被判凌迟,整整剐了三千五百四十三刀。
史载,当袁崇焕的肉被割下来,观看的百姓争相购买,老百姓把买回来的肉就着烧酒吃到肚子里,边吃还边骂:“大汉奸!卖国贼!活该千刀万剐!”
看到百姓们对奸臣的痛恨之情,袁崇焕觉得大明还有救,他毫无怨言。将死之时,依然心系辽东,那里有他一生未尽的事业。行刑前,他留下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忠臣都是被奸臣成就的。
澶渊结盟之后,宋辽两国尽释前嫌,友好共处。北方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没有战事的日子,真宗感到无比的轻松。对大功臣寇凖,真宗自然会高看一眼。每次下朝,真宗都是目送寇凖走出殿外。
真宗对寇凖的厚爱,自然会激起王钦若的羡慕嫉妒恨。
一次,王钦若陪真宗下棋。王钦若借题发挥,说起寇凖:“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有社稷功劳吗?”
真宗点头道:“对啊,寇凖对社稷有大功,大事小情,有宰相在,朕轻松了不少。”
王钦若哼了一声,道:“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认为寇凖有社稷之功,何也?”
帝愕然,道:“什么情况?”
王钦若道:“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
城下之盟,《春秋》认为这是耻辱。澶渊的举动,也是城下的盟约。有几万辆战车的大国去换取城下之盟,还有什么比它更让人觉得羞耻的!
真宗听后脸色大变,甚为不悦。史载,“帝愀然为之不悦。”
王钦若接着又道:“陛下听说过赌博吗?赌博的人输钱快要完了,就会将所有的赌本都押上,倾其所有赌最后一把,叫作孤注一掷。澶渊之战,陛下就是寇凖孤注一掷的赌物。他把皇上您作为赌本押上了,这也是把大宋所有的‘本钱’都押上了,丝毫不顾及皇上的安危!”
真宗听完王钦若的一番话,心中十分气愤,觉得自己被寇凖利用了。下棋的心情一下子全没了,挥袖回宫。王钦若起身施礼,恭送真宗离开,心里面却早已乐开了花。
王钦若巧舌如簧,一席话说恼了赵官家。打这之后,真宗开始冷落寇凖。不久(景德三年二月)便撤了寇凖的宰相之职,降为刑部尚书、陕州(今河南三门峡)知州。任用左承、参知政事王旦为相,翰林学士赵安仁为参知政事。
王钦若的一句话就把宰相寇凖从天堂打落凡间,踢出京城。自己摇身一变,却成了知枢密院事。这一轮寇王之争,寇凖完败!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王钦若这厮,因其“奸邪险伪”,被《宋史》定性为奸臣,荣登“宋朝五鬼”之首。
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早春的风,还带着丝丝凉意。一驾马车,两名随从,穿过开封城欢笑的人群,穿过巍峨雄壮的西城门,踏上了山一程水一程、风一程雨一程的关西大道。有诗为证: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澶渊功勋客,独将衰鬓守函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