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铸荣光-第4/7页
赵恒又问两人优劣,曹彬道:“璨不如玮!”
曹玮是曹彬第四子,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宝臣,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尤精于《左氏春秋》,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军中任牙内都虞候。
至道年间,李继迁频频扰边,李继隆、范廷召等诸将多次出兵都无功,太宗赵光义问曹彬:“谁可以为将?”曹彬道:“臣的少子曹玮可以任用。”太宗便命曹玮以本职同知渭州,曹玮当时只有十九岁。
真宗即位后,曹玮改任内殿崇班、渭州知州。他治军严明,赏罚立决,言行举止如同老将。运筹帷幄,折冲万里,擅用间谍,多有奇谋,出入神速,无法预测。
曹彬过世后,曹玮请求为父服丧,真宗不允,改任他为阁门通事舍人,又调任西上阁门副使,知镇戎军。
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了曹玮知秦州时的几件轶事。
一次检查秦州防御,曹玮发现城墙上设置的挡箭板有点高,当即命令整改,将其撤换掉。有位老将欺负曹玮年轻,便出言顶撞道:“旧法如此,我们这里历来就是这么用的。”
曹玮大怒道:“旧的东西就不可以更改吗?”当时喝令手下,把这位老将推出斩首。
左右幕僚赶紧求情道:“这位老将,谙于兵事,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斩大将吧。”
曹玮不为所动,立斩不饶。
可怜这位老将,本想倚老卖老,给年轻的上司制造难堪,却不曾想因为一句话就掉了脑袋。用自己血淋淋的人头,做了违抗军法的反面教材。
从此,全军上下都慑服于曹玮。军法严明,令出如山。
有西蕃的军队犯边,哨骑来报告说虏寇就要到了,曹玮正在吃饭,显得十分镇定自若。一会儿,哨骑又来报告说蕃军离城只有几里了。曹玮这才起身,穿戴整齐,上马领军出城。
远远望见蕃军阵前有一僧人,来回纵马驰骋。
曹玮问左右道:“他们排兵布阵还用和尚吗?”
手下回答道:“不是这样,此人是敌军的重要人物。”
曹玮道:“军中谁善于射箭!”众人都推举李超。
曹玮派人将李超叫来,指着僧人问道:“你能射中他吗?”
李超道:“只要给我五十骑,送我至阵前,可以取之。”
曹玮立即给他一百人,命令道:“人已给你准备好了,如果不能成功,我就斩了你!”
李超被骑兵簇拥着来到阵前,突然,一百骑兵左右散开,李超从中纵马而出,手起箭发,僧人应弦倒地。
曹玮见李超一击而中,立即挥军掩杀过去,蕃军大溃。宋军穷追不舍,将敌军赶出边塞,俘虏斩杀了数万人,重新确定边界,开凿护城河。
蕃军从此慑服,至今不敢犯塞,每次说到曹玮,则加手于额,呼之为“父”云。
一次,曹玮在秦州军营跟客人下棋,手下急匆匆跑来报告说,有十多个士兵,叛逃到敌营去了。
曹玮好像没听到一样,依然专心下棋。手下着急了,又没完没了地唠叨起来。
曹玮怒斥道:“你在旁边老是聒噪什么,是我派他们去的,能随便告诉你吗?”
敌军听闻此事,将宋军叛逃过去的士卒,全都给杀了,一个没剩。
却说麟州都部署曹璨向朝廷请求发兵增援,非止一日,战报递到京师。
真宗指着地图对近臣道:“麟州据险,三面孤绝,州将戮力,足以御贼,唯一担心的是城中水源匮乏。”遂命并、代、石、隰四州发兵援救。
真宗分析的是真有道理,李继迁也发现了这其中的门道,很快控制了城外的水寨。
李继迁指挥大军,背负门板,躲避箭雨,四面强攻,连续五日,麟州城危在旦夕。史载:“保吉据水寨,负板四面薄城者五日,势将陷。”
援兵迟迟未到,敌人攻城甚急,水源又被掐断。知州卫居实多次带兵突围,抢夺水源,均告失败。
如果指望增援部队,怕是麟州城要凉凉了。卫居实和曹璨一商量,决定招募勇士,组成敢死队,晚上偷袭敌营。
这夜,月黑风高,数十位宋军死士,从城上坠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李继迁大营。但见火光冲天,杀声四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