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驱虎吞狼-第3/8页
真宗觉得言之有理,即命翰林院起草文书,遣使吐蕃。
咸平四年,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潘罗支接受宋廷的封授,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统治西凉。
潘罗支决定派部下李万山率军助宋攻打李继迁。奏表递上去许久,没有收到真宗的批示。
张齐贤和梁灏来到镇戎军,向知军李继和询问边疆事务。
李继和道:“镇戎军为泾、原、仪、渭州北部屏障,又为环、庆、原、渭、仪、秦熟户所依,也是回鹘、西凉、六谷、吐蕃、咩逋、贱遇、马臧、梁家等蕃族往来交流之地。如能经常用步兵骑兵五千人来守卫,当泾、原、渭州遇到紧急情况,都在镇戎军会合,合力作战,那么李继迁贼军必定不敢经过镇戎军。
潘罗支将自己愿意出兵,合力讨伐夏州李继迁的想法告知李继和。张齐贤立即让李继和给真宗上表,建议授予潘罗支为刺史。
真宗与众臣商议,觉得潘罗支是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授予刺史,官职太轻,于是诏令封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
谁会想到,就是真宗这个不经意的决定,竟打开了李继迁身死名裂的魔盒。
得到诏令和封授,潘罗支立即派遣部下李万年率兵进讨,同时作书一封,和李继和约定出兵日期。
四月,西州回鹘可汗禄胜派遣枢密使曹万通朝宋,进献名马、驼、玉勒鞍、镔铁剑甲、宝器。说回鹘国东至黄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数百,甲马精习,请大宋遣将统领,愿意出兵帮助朝廷擒获李继迁以献。
真宗下诏好言安抚,赏赐甚厚,并封曹万通为左神武军大将军。
李继迁扫荡河西时,劫掠的羌族嵬逋等部落,趁机率千余众来投环州。李继迁得知,率兵从万户谷赶来阻截,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西北党项和北方大辽比起来,真宗自然知道孰轻孰重。李继迁这条小泥鳅,就是撑死了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顶多就是抢块地盘,抢点粮草,对大宋形成不了大的威胁。
朝廷这边刚刚平定了西南蜀地叛乱,此时更应整顿兵马,加强防御北方大辽的进攻,并不适合在西北大规模用兵。
真宗觉得,张齐贤目前统率的十二个州、军,现有两万士兵,加上沿疆料柬本城等军,又得五万多人。如果真和李继迁打起来,再招致回鹘、吐蕃等蕃部,又有数万兵马相助。有张齐贤在,料他李继迁也翻不了天,不足为患。
虽说张齐贤这人能忽悠,又做过宰相,但是也架不住李继迁这条地头蛇轻车熟路,左右逢源,南来北往,东征西杀。
虽百密必有一疏,西北太大了,张齐贤就是有火眼金睛,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真宗这种自以为是的马大哈做法,一定会摊上事的。你不用找麻烦,麻烦会主动找上门来。
◆围点打援
如果不是碰得头破血流,李继迁是不会甘心放弃夺回祖业、重振党项梦想的。
在沉寂了三年之后,李继迁决定率自己的五万铁骑重启他的雄图霸业。在出兵前,他遣使到大辽上贡,与萧太后和辽圣宗约定,一同出兵攻宋。
咸平四年七月,李继迁出兵攻下恒州、环州,再次派遣李文骥带着贡品去向萧太后和辽圣宗报捷,耶律隆绪下诏褒奖,声称将于秋后出兵伐宋。
为了迷惑宋军,八月,李继迁采用暗度陈仓之计,一边继续用自己的赐名赵保吉身份,遣使带着高头大马向大宋进贡,一边带领五万铁骑杀向灵州。
灵州,自西汉惠帝四年置灵洲县,至宋已有一年多年。以“洲在水中,随水高下,未尝沦没”,得名“灵洲”,是西北一带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灵州,西靠黄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灵州原知州李守恩战死后,顺州团练使裴济受命于危难之际,新任灵州知州兼都部署。
灵州城中兵少,裴济自知不敌,便坚守不出。
攻城不是骑兵的强项,李继迁也缺乏攻城的器械,如果强攻必将损失惨重,于是屯兵城下,伺机而动,围点打援。
灵州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虽然有屯田,由于长年战乱,城外屯田早已遭到破坏,粮草给养都是靠内地转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