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以夷制夷-第7/7页



  下葬那天,官府设卤簿鼓吹仪式。淳化四年二月,葬于洛阳邙山。咸平年间,追封韩王,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的长子赵承宗,早于赵普一年去世,曾任右羽林卫大将军及知潭、郓二州。次子赵承煦,官至成州团练使,从五品。

  两个女儿都已成年,赵普的妻子和氏表示希望当她们出家为尼,太宗再三劝谕,终不能夺其志,“赐长女名志愿,号智果大师;次女名志英,号智圆大师。”

  自古受命之君,必有硕大光明之臣,以左右大业。赵普蕴负鼎之雄才,蓄经邦之大略,辅佐太祖区处天下,收藩镇之权,划五季僭伪之国,拨乱世反之正。独相十年,天下廓廓,日以无事。至太宗,宠遇愈隆。

  太祖赵匡胤评价他“识洞化原,才优王佐”;太宗赵光义评价他“建邦元辅,命世伟才”;历史学家蔡东藩评价道:“宋初功臣,不止一普,而普之功为最大。”

  赵普一生三次为相,位极人臣,他的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让儒家经典从此火爆天下,影响深远。“其后,遂有濂洛诸儒之盛,是所谓青出于蓝也,所贻者远矣。”

  千载起兴王之运,廿年居调鼎之司。立宋三百年之安,真社稷之伟丈夫。

  国失良臣,山河含悲。赵普谢世没几个月,又有一件能让太宗哭瞎双眼的打击猝然降临。

  大宋最优秀的准太子,太宗最钟爱的皇子,皇位继承人,年仅二十七岁的许王赵元僖,突然毫无征兆地暴毙家中。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让已经步入老年的赵光义情何以堪。流水纵把相思寄,芬芳过后总是空。太宗的天,顿时塌了一半。

  元僖之死,又将引出一桩千古迷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