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利剑出鞘-第6/7页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田敏亲率三千静塞铁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同一把利剑,划开敌军的阵营。一场空前绝后的巅峰对决,在静塞军与契丹的铁林军之间展开了。

  《宋史》载,“静塞军摧锋先入,契丹兵大溃。”

  这还是以前弱不禁打的宋军吗?耶律休哥禁不住打了个冷战。宋军凭空冒出这么一支铁骑,而且装备还如此精良,这是耶律休哥始料未及的。在静塞军的冲杀下,大辽引以自豪的铁林军竟然溃不成军!

  耶律休哥马上指挥皮室军、斡鲁朵军,分头夹击静塞军。辽国三支精锐铁骑,从三个方向向静塞军冲击,眼看就要将静塞军给包了饺子。

  田敏不为所惧,静塞军勇士们紧随其后,不退反进。长刀对长刀,铁甲对铁甲,战马对战马,弓弩引向之处,辽骑蹶倒,朴刀挥往之处,甲开身裂。皮室军和斡鲁朵军被冲得七零八落,丢盔弃甲,一败如水。

  宋军如此勇猛,这在宋辽战争史上还是第一次,唐河之战,对耶律休哥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耶律休哥几乎将所有的精锐都派上了战场,依然无法抵挡住败势,他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这边,李继隆联合郭守文、袁继忠、荆嗣等率军倾城出击,乘势掩杀。定州都知兵马使裴济本与李继隆不和,见到这种势头,也执剑杀入敌阵,与敌军短兵相接。

  裴济,字仲溥,绛州闻喜人,唐代开元名相裴耀卿的八世孙。是太宗赵光义的潜邸旧臣,年轻时就在晋王府内供职。

  针对嫉妒而凶悍的同僚,裴济无所顾忌,敢于多次直言检举他的过失,被诋毁诬陷,出京补为太康镇将。太宗即位后,知道裴济可堪大用,补为殿直,担任天威军兵马监押。

  曾随太宗征讨幽、蓟,后任易州监军,契丹人屡次攻打易州,都被裴济击退,因功升为内廷西头供奉官,成为太宗的近臣参谋。

  雍熙元年,东南出现了盗匪,裴济奉命到威虏军去监督边防军务。途经镇州,夜里,有辽军骑兵伪装成宋军扣打城门,大嚷“官军到了,快开城门!”镇州守将信以为真,刚要命令士兵开门,裴济马上制止道:“这肯定有诈,千万不能开城门。”等到天亮,敌兵果然遁去。太宗嘉奖裴济机警善断,升为西上阁门使、定州都监,并加行营钤辖。不久,又任定州都知兵马使。

  裴济为人真诚,性情刚烈,与同样桀骜不驯的李继隆在一起,没少杠嘴。

  耶律休哥虽然有八万铁骑,但是架不住宋军的静塞军的冲击,宋军虽然只有一万多人,但是同仇敌忾,破釜沉舟,戮力一心。

  耶律休哥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退。

  李继隆指挥大军随后掩杀,静塞军作为宋军的急先锋,摧锋陷阵,宋军一直追击到满城,斩首一万五千级,缴获战马一万余匹,军器甲仗不计其数。

  跟满城之战一样,唐河之战,宋军将领摆脱了太宗的遥控指挥,根据战场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以一当十,以弱胜强。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国威,摧垮了大辽战神耶律休哥战无不胜的神话。

  捷报奏至东京,群臣称贺,太宗下诏褒奖诸将,赏赐甚厚。

  田敏一战成名,战后升任本军都虞候、内员僚直。荆嗣升本军都指挥使,领澄州刺史。裴济升为四方馆使,复知定州,徙天雄军钤辖。

  李继隆亲自带酒上门,为裴济道贺,他拉着裴济的手,深愧相知恨晚,二人从此尽释前嫌,成为莫逆之交。

  ◆易州易主

  唐河一战,辽军南下的势头被成功遏制,耶律休哥心有余悸,好长时间不敢轻易出兵。

  端拱二年正月初一,萧太后觉得此次南征,摧毁了宋军的河北防线,收复了涿州,成绩斐然,收获满满,宣布班师北还,率军撤回南京。

  辽圣宗耶律隆绪还有些意犹未尽,他总感觉此次出征还缺点什么,经过高层决议,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和众将一致认为应该趁机攻取易州,才能确保涿州一线的安全,圣宗当下作了军事部署,命令耶律休哥率领铁林军拿下易州,銮驾再启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