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杯酒释兵权-第4/4页
酒能成事,酒也能坏事,赵匡胤就靠一杯酒,成功解决了历朝历代都让开国皇帝头疼的大问题,彻底杜绝了禁军将领发动军事政变的可能,成功化解了开国君王与开国功臣之间的矛盾。
这是何等的智慧?也只有大智大勇、率性敢为的赵匡胤做得出来。
自古帝王多无情,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功臣良将们,跟着皇帝打天下的时候,大家称兄道弟,一团和气。等到天下定了,要分享富贵了,矛盾就出现了,皇帝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必定向自己当初共患难同生死的兄弟们下毒手。
比如那个把宋太祖当做偶像膜拜的明太祖朱元璋,就亲手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洪武四大案”:洪武九年的“空印案”、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这四个案件牵扯冤死的人达十多万,其历时之久、手段之狠、刑罚之酷、牵连之广、杀人之多,史无出其右者。
我们就拿“蓝玉案”来说。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十五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直到今贝尔湖畔,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人,大胜而归。此后,蓝玉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凉国公。蓝玉是继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之后,最有名将军。在军中颇有威望,麾下骁将十余员,个个勇猛善战,这肯定会让明太祖朱元璋睡不着觉了。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从蓝玉家中发现倭刀近万把,遂指控蓝玉谋反。朱元璋立刻以“谋反罪”将蓝玉下狱,抄家产,夷三族,将蓝玉剥皮实草,传示各地。
本案被株连的者达到一万五千余人,连蓝玉府上教书的先生也被处斩。列名《逆臣录》的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一个“蓝玉案”就死了两万多人,让大明的“元功宿将,相继尽矣。”以至于后来,明太祖的孙子朱允炆上台,燕王朱棣谋反,全国上下,朱允炆想找个带兵打仗的将军都找不到。
杯酒释兵权,让赵匡胤成功收拢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展现出了赵匡胤的大智慧大格局和慈悲胸怀。不杀一人,就能将军权收回中央,以柔克刚,一招兜罗绵手,抚平一切血肉厮杀,其乐融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君臣合作共赢,前无古人,一千多年来,鲜见来者。
整顿完军队武将,紧接着,赵匡胤开始对这些名臣硕老的文官们,动动心思脑筋了。
太祖年间,有一件非常隐秘的事情,被众人传得沸沸扬扬,无论是故事里的事,还是只是传说,虽然没有人亲眼见过,一直被传得神乎其神,它的存在,甚至改写了整个大宋历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