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0章 教育为本
叶重这段时间是很忙的,几乎是分身乏术的地步,东奔西走,到处巡视,其中最为关注的就是军工厂制造出来的军械了。仿照*加以改进的步枪叶重亲自试手过,感觉不错,性能都差不多,但是其中的材质不一样,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子弹什么的更是批量的生产。
对于这个仿照*,但是外观上大不一样,又是造价很低的新式步枪,叶重命名为“九一式”步枪,现在是1891年嘛,叶重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便暂时这么命名吧。
还有,军工厂也在一个英国人约翰的带领下,加上叶重不遗余力地支持,要钱给钱,要材料给材料,钦县军工厂便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式手枪,类似于后来的勃朗宁手枪,无论外形还是性能上都极为相似。叶重大喜过望,这可是大汉军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枪械款式,虽然有抄袭的嫌疑,而且研发的主要人员都是外籍人士但是丝毫不能浇灭叶重心中的斗志,这是好的开始。
这个新式手枪,最后被叶重命名为“银色之狐”手枪,名字很好听,这个手枪的造价很高,不能批量生产,不过根据叶重的指示还是生产了一批,分给各个师一级以上的将领手上,人手一把。
除了步枪和手枪有所创新,军工厂还在原来克虏伯火炮的设计基础上,扩大了火炮的口径,又经过反复的实验,射程大大提高,这种根据克虏伯加农炮改造过来的火炮被叶重命名为“沙坪炮”,算是给沙坪会盟的一个纪念性的名字吧。
沙坪炮可以批量生产,九一式步枪也能批量生产,几乎军工厂的制造出来法军械都是模仿外国的,但是并没有原样照搬,而是加以创新过的。不算改进,但是减少了一些材料,也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经费,但是可以批量生产更多的武器军械投入到使用当中。
造船厂方面还是没什么长进,主要职能是维修各个军舰,目前正在试着根据一些资料建造军舰,正在摸索当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有一点突破。
大汉军的军备方面已经成型,工商业也在蓬勃发展,局势真是一片大好。
此时,中法谈判也进入白热化阶段。长达半个月的扯皮,撒切尔似乎接到了巴黎方面的电报,对于赔款方面有些松口了,也愿意承认大汉军占有越南北部的既有事实,谈妥了各方面的条件,终于到签署《中法钦县条约》的时候了!
根据条约规定,其一,法国政府承认大汉军在越南北部的统治权,河内以北都是大汉军的疆土,法军及其殖民地外籍兵团不能踏足,大汉军也不能进入越南以南的地方。
其二,根据中方在战争中的损失,法国政府决定无偿援助基金(记住,不是赔款,这是法国政府的遮羞布,死要面子活受罪)七千五百万两白银,折合法郎大约4.7亿给大汉军。
其三,法国无偿援助大汉军战列舰十艘,巡洋舰十三艘,护卫舰十艘,驱逐舰十艘。
其四,法国政府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
条条框框都是对于大汉军十分有利的,法国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用无偿援助基金的借口,把赔款折合起来,赔的是一些军械和机器方面的资料,以弥补中国现有的制造能力的不足。还有四十三艘军舰,可以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了。
崔秀和撒切尔作为谈判双方的代表,纷纷在文件上签署了性命,条约生效,释放战俘的事情并没有在字面上写出来,法国丢不起这人。这么多的赔偿,战俘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一万七千多的战俘,这在法国对外战争中是没有过的。
这些战俘的家属和亲朋好友说不定已经把法国的政府大楼围得水泄不通了,这些战俘一天没被释放,恐怕法国新总统都要提心吊胆一下,生怕引起民变,或者议会里面有些政见不同的家花趁机作乱,诋毁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