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9章 称王建制-第3/3页
三更天时,丞相以下官员进宫城。新皇帝朱元璋穿着龙袍,坐到了皇帝宝座上,此时,鼓乐齐鸣,声响震天。鼓乐停下后,负责掌握皇帝大印的官员,将权力象征的放到宝案上。
至此,礼官挥鞭示意大家肃静,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百官列队进入,站到自己该站的行礼位。从百官进入到站定时,一直奏乐,和现在大型活动上贵宾进场时要播放乐曲是一样的。朝拜皇帝时,要跪拜、鞠躬,礼官还要行“舞蹈礼”,还要喊“吾皇万岁万万岁”,且连喊三次。
其它朝代的开国大典,与明朝大同小异。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除了像刘邦、朱元璋这样“马上得天”者,有不少朝代都是打着“禅让”的旗号,而建国的。如隋朝,是隋文杨坚接受自己女婿、周宣帝禅位而来;唐朝,则是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而立国;宋朝,是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不得已”才当皇帝的,等等。禅位时,要举行乱来的仪式,即所谓“禅让礼”。
在这种情况下,“禅位礼”其实就是开国典礼。这样的开国大典也就多了一道程序——“接受前朝皇帝的禅位诏书”。其实,世上哪有皇帝会主动让位宝座,将江山拱手让人,而由他姓主宰?不过是迫不得已的办法,是武力强迫下的选择,充其量是一种体面的“亡国”方式。所以,在“禅位”幌子下的举行的开国大典,无异于受降仪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