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9章 军衔制度-第2/3页





      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定军衔等级为6等16级:上等军官称将军,中等军官称都尉,初等军官称军校,每等分大、左、右3级;额外官佐1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

      1912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重新命名军衔称号:上等军官称将官,中等军官称校官,初等军官称尉官,每等分上、中、少3级;准尉官1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

      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后,沿用上述军衔称谓,除1935年将上将区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外,其余等次相沿不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时,军衔设7等20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设而未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198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度,军衔设6等18级:一级上将(设而未授)、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军士长、专业军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1993年4月,士官军衔增加等级,军士长和专业军士军衔,由高至低各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1994年5月,将官军衔中不再设一级上将。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为3等8级:预备役少将;预备役大校、上校、中校、少校;预备役上尉、中尉、少尉。

      叶重此次整军,还设立了军衔,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汉军的集体荣誉感,敦促他们在日后的战斗中出类拔萃,越战越勇。叶重还设立了勋章制度,奖励在各个战斗中立下大功的指挥员或者普通士兵。

      由于军衔制度草立,来不及完善,叶重也有感日后的战斗会更多更加艰苦,于是不把高级的军衔给刘黑七他们,而是“吝啬”地保留下来。

      于是,在次日的授勋典礼中,各个军官都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军衔,升官发财,还额外得到了一枚叶重亲自颁发的勋章,以资鼓励。

      “刘黑七!”苏角充当了书记官的角色,在高台上念到。

      “到!”刘黑七一板一眼地立正,犹如一根青松一般笔直地朝着高台走来,到叶大帅面前立定。

      “着刘黑七担任新编第一师师长,授予上校军衔。由大帅亲自颁发,青天白日勋章一枚,以资鼓励!”苏角高声道。

      随即,在许多军官炽热的眼神当中,在刘黑七喘着粗气面红耳赤的样子当中,叶重跨步而出,随同的一个卫兵端着一枚又一枚的勋章,叶大帅笑了笑,取出一枚青天白日勋章,给刘黑七的胸口挂上。

      “谢谢大帅!”刘黑七红着脸吼道,“誓死拥护大帅!誓死拥护大汉军政府!大帅万岁万岁万万岁!”

      “誓死拥护大帅!誓死拥护大汉军政府!大帅万岁万岁万万岁!”台下,一片声浪震天。是那些数以万计的大汉军战士在嘶声呐喊,仿佛正在接受叶大帅颁发勋章的不是刘黑七,而是自己一样。

      这可不是彩排过的。

      尼玛,口水喷到老子脸上了!叶重的嘴角牵起一抹苦涩的笑意,心里暗骂不已。这个大老粗,喊话就喊话嘛,靠老子那么近干嘛,喊话的时候说一声好么?一点规矩都不懂!

      “张大牛!”苏角继续念道。

      “到!”

      “着张大牛担任新编第二师师长,授予上校军衔。由大帅亲自颁发,青天白日勋章一枚,以资鼓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