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收伏海军 且看花开



    岗哨们头一缩,把话传回去。里面乱了片刻,大统领带着八个将帅,壮着胆子一起出门来迎杜桐轩,问他道:“你怎么一个人来了?”

    杜桐轩答:“依你们之见,我应有几个人?”

    他们好一阵不知如何回答,终于有人道:“千军万马?”

    杜桐轩笑道:“看来大家是准备好要打大战了?”

    他们何尝想打战!被这话顿时噎住。又是片刻,有人发狠道:“打就打!怕甚么?”

    杜桐轩却摇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你我加在一起,原是千军万马。加你等打残,千万就折损了一半。那又何必!”

    他这段时间以来,高丽语学得越发好了。就算还有点口音,人家觉得他是中原口音,反认为他高贵。就有几个词汇不记得的,以哨棒为笔,在沙地上写出汉字来,海军中有识字的,就念出来,翻译给同伴听。

    大家看杜桐轩这大字俊逸挺拔,与人相得益彰。高丽原以汉字为贵,以自家的符号文字为轻,而汉字的书写只有贵族中的聪明刻苦者才能掌握,是身份与智商的象征。因此杜桐轩这书法一露,海军们就更拜服。对他说的道理,也就更能信服了。

    他们本也不想打战,然而对于诚惠传的佛法,终还有疑惑。就有人问:“你们国师既然法力无边,并你们护法、信徒、行者,都是有法力的,为何传个信还要人渡海去传?你们国师无所不知,不给他传信他就不知道吗?”

    杜桐轩先解释:“无所不知的知觉者,是佛。我们不论护法还是师父,都是在向佛境跋涉的行徒。”又道,“高境界的信徒,固然有诸般法力,但佛菩萨看见如果让信徒们纷纷在人间展示法力,普通人看了反而要心生恐惧。而恐惧是修行的阻碍。而他们即使因为看到了法力而拜服,服的是力,而不是法。那就本末倒置了。”

    “本末倒置”是中国成语。他为了解释这个成语,又停下来花了些时间。解释完之后,人人都赞叹中原文化真是高深。然而又有人不服地问:“这么说来,你们为了弘法,故意要减少自己的力量?哪有这么笨的?”

    “笨在哪里呢?”杜桐轩平静地问。

    “本来可以打人的,没有法力,就要被人打呀!”那人瞪着眼道。

    “虽然减去了怖力,但是守护的力量还在。”杜桐轩伸出手道,“不信的话,就请试试。”

    他手上只有一根戒棍。

    挑衅的海将呆了一下:“我棍法不好。”他手里是一把朴刀。

    杜桐轩道:“不妨。”

    “那我占便宜了。”海将还是觉得不妥当。

    杜桐轩却只道:“什么是便宜、什么是亏,人所见的,未必是真的。”

    那海将听得稀里糊涂,只晓得到这份上,不打是不行了,就奋刀而上。

    杜桐轩一棍就把刀敲下来,连他手都垂下了,痛叫不已!

    “你看,没有锋芒,也有力量。金是力量,木也是力量。”杜桐轩循循善诱,“这生长十年百年的树木,你看它们不争不斗,但是千百年后人都成了白骨,它们还在生长哪!”

    高丽人们已经听得心驰神往了,但本是习武的,到此时,不由得还有人技痒,一时又有十几个人上前挑战,杜桐轩的武功却本是康思立等知情人都佩服的,后来又被林某以截拳道等现代实用招式点拨过,自己再融会贯通,到了高丽之后,又是吃鱼虾多,都是蛋白质,对体格很有好处,以至于以一敌多,丝毫不落下风,反而越战越勇,最后大喝一声,尘烟俱寂。几十条汉子被打倒在地。众人一圈拜倒,至此都皈依了他。

    杜桐轩那日令海军千人落发,只不烫疤,意在让他们斩却从前烦恼无名,但要真心在佛法中有所建树了,才将戒疤烫上。

    这支海军从此为杜桐轩所用,帮着他反过来去打躬乂。至此杜桐轩这边势力坐大。杜桐轩本人也隐隐有取代诚惠的精神地位、成为新师父的趋势。又因为他们都是中华来的,因此他们的僧军也被称作“华僧军”,与同样和尚出身的躬乂相区别。

    至于向中原的信使,自然也成功出发了。到得中原,是二月末,春花刚开,听说塞北仍是冰封千里,而郭崇韬将惕隐军逼至一条河边。桥窄冰薄,几乎一半契丹都掉进河里淹死冻死了。剩下的好歹逃回草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