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金全暗探年夜 钱镠科举重开-第2/2页





    其实是张承业彻底卧床之前发掘、培养并推荐的冯道,顶上了张承业后勤部长之职。

    大年夜的时候,吴国特意有使者来看望林某,之后向晋军阵营拜年去了。

    名义上是国家使者,其实,心也是向着徐知诰的。

    徐温虽然一直很注意笼络人心,但毕竟比不过徐知诰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高雅品味、与温柔亲和力。于是从士子到百姓,都暗暗归心。

    林某看徐温在吴国的一世经营,最后是要为徐知诰作嫁衣了。

    徐知诰让他的人知会了林某一声:吴越王钱镠也开始搞科举,体制沿用了唐朝那时候的。

    唐朝科举原是开一代先河,做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但即使如此,也弊端丛生,最后落选一了个有才干的士子,那士子一怒而起,揭竿造反,就是黄巢。平平仄仄的能吟诗,杀起人来也不含糊,揭开了乱世序幕。

    ——因此林某对于科举的观感,也就那样吧!据说当初唐太宗看士子们赴考,得意道:“天下英雄入我骰中矣!”是玩弄人才于股掌中的意思。但任何制度,如果初衷就是为了控制、而不是激励,那么创造力与生产力是被堵住了。上头集权者有本事挖个渠道给个方向以疏导,那还好说,如若不然,迟早有一天迸射出黄巢红巢黑巢来。

    然而迸射完了之后,红黄蓝诸巢、晋察冀诸王,你方唱罢我登场,毕竟也没能行出一个比科举更行之有效的选拔制度。虽然张承业和郭崇韬等都有选培人才的眼光,但这是个人行为,不是制度。个人行为,随人死而如灯灭。制度则是定下来之后就如机器般能流畅运行下去的。

    吴越王钱镠此时重新开启科举,不得不说有治乱兴废致太平的野心。

    也知国土实在太小,军事上无法跟梁、晋抗衡,连个吴国差点都能把他们给灭了。于是钱镠这次跟徐温讲和之后,再也不想打战。这次要恢复科举,也跟吴国通了气,又派使者往安州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