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两头家眷 奉乐行军



    李存勖顿了一顿:“要完了?”

    林某谦虚道:“差不多了……”

    “差不多?”李存勖手一拍、眼一瞪,“你开个小朝廷都够了!”

    林某忙卟嗵跪地。

    李存勖小胡子尖上倒溜出一点笑意来:“不愧是我看中的人,有眼光。”

    林某不知是褒是贬,斗胆道:“圣上栽培……”却听上头又轻飘飘传来一句,“怎么不把家眷带上?”

    ——家眷?

    林某瞠目。

    “梅奉乐与杜监宫啊。”李存勖道。

    “我此行不要乐师罢?”林某心里打鼓,口中只能说正经的,“杜监宫为人刚正,这次去,怕帮不上忙,还要得罪人,恐怕不合适的。”

    李存勖意味深长的点头:“原是这个理。你去罢。”

    林某告退,行至外头,却见梅生领着李继笈来了。

    “每次见大王子,都觉大王子长高了。”林某参见李继笈,很欣慰李继笈近来神情都比一年前平和多了。

    “你呢?每次见你,你都忙。”李继笈到底还是埋怨,“上次见你,说你是在外头当差了,还去了晋国之外的地方,到底去了哪里?”好奇比恼火更重。

    林某就笑了,估了一下今儿还有多少时间空,临时编了个故事,对李继笈道:“世上有个地方,杏花烟雨江南……”

    一边说,一边觉得梅生目光在他身上,硬着头皮当看不见,心里对梅生擅自入宫,还是生气的。

    林某把他江南的小城家事说下去,一直说道:

    “月光如雪,夜色无限美丽。窗边的小姑娘终于知道自己应该抽身离开,可是已经太晚。阿小的手落下去,唇角微动,肖少俯首去听,却什么都没听见。

    “他悲伤的垂着头,泪水在眼圈里打转。身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他从来都不知道。”

    李继笈很久不能言语,几乎痴了。

    远远梆声。林某起身拜别:“时已初鼓,奴婢不便再留,也该回中书府去了——”

    “但是那个肖少怎么能那样、那样……”李继笈着着急,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想说那人傻、想说那人坏,都觉得不合适,憋了半天,还是梅生道:“那人心眼如盲。”

    “对对,心眼如盲!”李继笈击节,又拉着梅生的手向林某道谢,“门高也忙着不陪我了,亏得你跟常进又带了个梅生回来。他待我极好!”

    “大王子身边定不会缺人。”林某因势进谏道,“只是为了国家,人难免来了又去。像肖少不能说傻、也不能说坏,只是所见所悟,毕竟有限。一个国家的事,更比一户人家的事多。所以君主要用极多的人才,并且要知道各个人才特长是什么、看哪个方向看得更远。把不同的眼光组合起来,才能覆盖各个角落了。如阿小姑娘般困死窗边的事,或者才不至于有了。很多民众就像个小姑娘,被困时,指望他们自救,是不容易的。很多人才就像肖少,明明也是风流俊朗的人物,不能说蠢,但所见总归有限,非要有个君主替他们统筹安排,才能安家定国邦。”

    李继笈若有所悟的点头:“常侍高见。本座记下了。”

    “王子也请早些安歇,明日早起用功,好跟随晋王,解生民于倒悬。”林某说着,第一次转向梅生,“梅奉乐也请好生照看大王子。”

    梅生默默施礼受命。

    “梅奉乐很好!”李继笈急忙替梅生说好话。

    林某就告辞了,走出一段,回头,见李继笈拉着梅生的手,切切的抬头说话,极亲密的样子。

    才能几天?已经这样亲密。

    林某记得自己刚在李继笈面前得宠时,李继笈对他,也是如此亲昵,几乎一刻都不想离开。

    但当时林某已经知道,自己不会愿意永远困在这个孩子身边,哪怕他是大王子,所以请了那么多孩子进宫陪他,也是出于这方面考虑。

    如今李继笈真的依然喜欢他、又不粘着他了,林某心里应该欣然。

    就像梅生进宫一样。

    郭门高撇开大王子、去直接抱李存勖的粗大腿,也是人之常情。而李继笈身边,补了个梅生,比起郭门高来,梅生跟林某的关系更近。林某出使在外,宫中有梅生帮衬,原是好事。林某应该好生笼络梅生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