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坑的传说-第4/8页





    世上有的事往往让人猜不透,想不明。喜娃也一样,一头雾水:明明是让她把石菖莆拿走,可偏偏周老板又拿了盆文竹过来,而杨财主却也不反对,反而高兴。真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他问了杨财主:“叔叔,我搞不明白,让周老板拿掉石菖莆,而她反而又拿来了一盆文竹……”喜娃打小就跟杨财主,杨财主也没拿他当外人,所以喜娃都叫杨财主为叔叔。

    杨财主听罢哈哈大笑:“你枉跟我那么多年!连这都不明白!告诉你,口字里面一个木是啥字?”

    “是困字。”喜娃回答道。

    “这就对了,困字对生意买卖人来说是很忌讳的。石菖莆虽属草本,属阴木,但阴木也是木呀,一个室内放一盆花草难道不是困字?而放两盆就不一样了。……周老板虽是女流,但她的才智可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我没看错的话,她定是个女才子……”

    喜娃拍了拍头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层呢?”心想这倒也是,周老板既然能参透杨财主的心思及含义自然也是不同凡响之人。

    喜娃练了一会算盘,大家也都睡下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大家漱洗了一番。杨财主让喜娃去船上叫艄翁来用早餐。他到了江边,只见周老板的女儿在洗衣,两人相视都笑了。喜娃说:你妈昨晚没为难你吧?”

    “被她识破了,知道下联是你想出来的,把我骂了一顿,罚写字两板!”

    “其实你妈也是为你好,……”

    “我知道,就是让我觉得很严。”

    “我要叫艄翁吃早饭了,以后有啥难只管告诉我。”

    “你卖完大米后不就回去了吗?到那里找你?”咳,你叫啥?”

    “这倒也是,不过我会常来这里的……我叫喜娃,你呢?”“我叫林婕”。

    早饭后,他们在周老板的带领下,把大米运到了王客官的酒坊。酒坊主管见大米还好,且又是初次交往,就略高于市面的价格收了下来。过了称,结了帐,喜娃忙里忙外的。杨财主喝着茶笑眯眯的,心想:这喜娃在他的培养下,终于可独挡一面了。

    周老板看到喜娃如此干练,赞口不绝。晌午时分,一切都办理妥贴,回到客栈。吃过午饭,杨财主结清了旅费,就打道回府了。

    四、喜娃结婚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间就到了六月初了,打下的麦子都进仓了,那年麦子特别好,杨财主又准备运到黄水县卖。时令正值夏种,喜娃自然脱不开身,但杨财主实才离不开喜娃,喜娃思量再三,决定送杨财主到白滩江麦子装船后回来。到底是农忙夏种,插秧、种豆等不能失时令呀!

    两天后,杨财主卖了麦子回来了。他兴高采烈地带回了一个天大的喜讯:“经王客官作伐,兴隆客栈周老板要把女儿许配给喜娃!”杨财主说着清了清嗓子说:“我也不敢贸然答应,这事我要听听你的意见。”

    喜娃心想,这姑娘实才不错,自己也很喜欢。但是自己山上三间破房,及年近七旬的父母,凭自己这点微薄之力,娶妻谈何容易?人总要讲良心,我不能让她跟着一辈子受苦。

    “你咋不说话呀?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你总不该拒绝吧?”

    喜娃黙不作声。

    “至于彩礼、结婚费用这些事我会帮你打理的,房子,后园的两间瓦房就归你住了。”杨财主说。既是亲戚,帮了你也不是外人!

    喜娃见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然也不好反对,当下就应承了:“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而我啥都不懂,一切都凭叔叔作主。”心想,这辈子要是真的失过这个机会,日后可能就难了。真所谓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不如答应了,日后加倍报答他就是了。

    过几天,杨财主又要运麦去黄水县了,他备了份彩礼顺便去兴隆客栈把这亲事给定了下来。……杨财主作主,双方择个吉日,就把这婚事给办了。

    光阴荏苒。转眼间,一晃,一年多就过去了。喜娃和林婕两口子恩恩爱爱,还生下一个胖小子。杨财主也没把他俩当外人。象一家人一样和和睦睦,喜娃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每天在田间劳作,起早摸黑。心想,人常说大恩不言谢,只能放在心里把自已一生的精力奉献给杨财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