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回京之后-第2/3页





    --------------------------------------------------

    皇宫。

    武王赵德昭将南唐的事情跟赵匡胤说了一遍,而这事的确让赵匡胤兴奋了那么一下子,在他有生之年能看到南唐被灭,也算是他赵匡胤的功绩了,以后史书,在这件事情也将留下浓厚的一笔吧。

    “你做的不错,南唐灭,你的功劳也不小。”虽然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但赵匡胤还是想要好好栽培他。

    而赵匡胤也很清楚这是他唯一的选择,他赵匡胤儿子不少,其最有可能被他选来继承大统的只有武王赵德昭和秦康惠王赵德芳。

    只是赵德芳崇尚民间侠者,对朝廷大事不甚关心,每日不少携友饮酒,是仗剑江湖,只求逍遥快活,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储君?

    他很怪,自己的儿子以前不是这样的,可为什么这段时间却对朝堂的事一点都不关心了呢?

    是不是他觉得朝堂太过复杂了呢?

    赵匡胤想不明白,他从来都不明白自己儿子到底在想些什么,想要的是什么,这也许是一个座位帝王父亲的通病吧。

    赵匡胤的赞许让武王赵德昭兴奋了不少,因此赵德昭也狠狠的拍了一下赵匡胤的马屁,如说在长安城自己的父皇如何灭天花,如何诛杀奸贼等等。

    虽然这些事情都是柳味做的,但他完全不介意将这些事情安插在自己的父皇身。

    对于此,赵匡胤只浅浅一笑,然后问了一个称得突兀的问题“昭儿,为父问你,如果为父要将都城迁之长安,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本来正夸夸其谈的武王赵德昭突然停了下来,而且露出满脸惊诧神色,好似一时间他还没听明白自己父皇刚才说了什么。

    “迁……迁都长安?”武王赵德昭望着赵匡胤,完全忘记了自己刚才还在拍马屁。

    画风转变的太快,令人有些措不及防。

    赵匡胤点点头“没错,迁都长安,你意下如何?”

    这是个大问题,武王赵德昭可不敢随便说,他必须好好分析一下才行。

    而他分析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便是能不能取悦自己的父皇,所以他的分析并不是很长,其实这事既然是自己父皇提出来的,那也说明自己的父皇是同意迁都的,因为兹事体大,所以才没敢突然在朝堂提出来。

    而既然是自己父皇提出的迁都,那他若想当太子,只有义无反顾的支持了。

    “儿臣觉得迁都长安是可以的。”

    赵匡胤并没有因为自己儿子的一句话而兴奋,只是问道“何以可以?”

    武王赵德昭想了想,道“长安乃唐朝古都,其格局宏伟,作为都城并不辱没了我大宋,再有是,长安城四面环山,可攻可守,迁都长安,对我大宋的长治久安是有好处的。”

    其实迁都长安的理由如果要说的话会有很多,但武王赵德昭只说了这么两个,因为在他看来,这两个理由已经足够了。

    赵匡胤对于武王赵德昭的这两个理由也并没有太过兴奋,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这么说来,你是支持迁都的了?”

    这个问题武王赵德昭刚才已经回答过了,他不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何再问一遍,但他并不敢有任何微言,只是仍旧点点头“是,儿臣支持迁都长安城。”

    赵匡胤颔首“好,有你支持好,希望朝的人也都能支持朕的这个决定。”

    说完这些,赵匡胤挥了挥手,让武王赵德昭退去,而武王赵德昭在离开的时候,终于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何要把一个问题问两遍了。

    迁都长安是件大事,若只是他跟自己的父皇同意是没有一点用的,还要朝大臣同意才行,而自己父皇跟自己说这些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是他武王赵德昭同意了,那么也要让那些投靠自己的大臣也跟着同意,只有这样,朝有一股力量支持迁都,这件事情才能够成功。

    而这也是赵匡胤最喜欢他做的事情。也是跟他说这许多话的目的。

    武王赵德昭凝了凝眉,决定先回王府再做打算,而在武王赵德昭回府途,皇宫里的消息已是传到了晋王的耳朵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