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要让韩信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四面楚歌-第2/4页



  “进来!”

  韩信看了季布一眼,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

  士卒进来之后,直接呈上战报。

  韩信看完,直接就傻眼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陈豨见一项镇定的大将军,今日里接二连三的失态。

  刚刚是火冒三丈,这一会又是失魂落魄,心里有些担忧,试探问道:“大将军,怎么了?”

  陈豨前世里便是韩信的部将,更是以韩信的学生自居,因此言语甚是恭敬。

  彭越和韩信关系不是很好,二人暂时合作,也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

  因此见韩信有些不对劲,直接站起身将那战报拿了过来。

  只是一看,眼睛都差点瞪了出来。

  “什么?”

  季布更加好奇,问道:“怎么了?”

  彭越脸上的惊讶未曾散去,转头看向季布,有些结巴道:“太子,太子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苏孟关,五千守军,全部投降!”

  此话无异于旱地惊雷,在营帐之中炸开。

  所有的人全都被吓呆了。

  这怎么可能?

  那五千守军可是战斗力最强的几支队伍,平日里韩信宝贝的不得了,怎么可能没有打,就直接投降了?

  其他人想不通,但韩信却马上知道了其中的缘由。

  “这五千士卒,全都是长安军。”

  长安军?

  众人一愣,济州军的几个军官没有反应过来。

  “长安军怎么了?”

  “长安军怎么了?太子在长安的威望之高,不是你能够想象的!”

  韩信一脸凝重的做了下来,事情,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能够让长安三王放下成见,组成联军也要除之后快的人,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

  “距离苏孟关最近的军队是哪一支?”

  彭越反应过来,突然问道。

  “也是一支长安军!”

  韩信看着地图,脸色彻底的阴沉下来。

  彭越能够想到,太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陈豨从未见过这般沮丧的韩信,不由得给他鼓气道:“大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太子就算收编了这五千人,手下能用之兵也不到一万,而且都是新降之人,一旦受挫,必然四散而逃,咱们与济州军加起来还有十万大军,对付太子这几千人,绝非难事。”

  韩信看了他一眼,脑子有些乱,半晌方才道:“希望如此吧。”

  与此同时,苏孟关内。

  当这帮长安的士卒知道关下的人乃是太子的时候,原本就没有了战意。

  殷诚之前在长安,干了很多的实事。

  长安的百姓全都看在了眼里。

  不说别的,单说丝绸之路,便给长安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长安的钱多了,虽然不会流入普通百姓的口袋之中。

  但钱多就代表商业发达,发达的商业需要很多人参与。

  随着大量商人的涌入,直接把长安城的地皮炒了起来。

  人多,就要吃饭、休息和娱乐。

  一些人家的土地便被高价租赁,盖成了酒楼、客栈和各种娱乐场所。

  货物多,就需要仓库。

  又有一些人家的土地被高价租赁,变成了盛放货物的仓库。

  因为长安对于土地买卖有严格的规定,所有的土地买卖都要经过京兆府和东宫双重审批。

  因此很多长安土著百姓靠着收租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而这一年多来,长安也慢慢的在学雍州改制,

  虽然不是照搬全做,但一些福利措施也慢慢的普及。

  比如东宫出定的十岁以下的孩子必须要上私塾的制度。

  其中的一切开销全都由东宫承担。

  这是一项真正让长安百姓们体会到实惠的政策。

  不仅如此,东宫还有规定,当兵可以有军饷拿。

  往日里,大炎的兵役是归于徭役之中的。

  普通百姓家里若是有人要去当兵,甚至还要自备军粮。

  东宫出行这个政策之后,无形之中就为很多家庭减少了负担和开支。

  再加上长安的百姓最喜欢聊这些国家大事。

  这些对百姓们真正有实惠的事,众人聊起来,自然要把功劳放在太子头上。

  因此不管别的州郡的乡绅世家怎么将雍州改制污名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