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北凉王,听说你很讲义气



  庭院里没有人说话,这在霍让的预料之中。

  当然,就算有人打断,那也在他的计划里。

  但是不管如何,为了这一天他准备很久了。

  整个计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他自信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他今日的布局。

  就算夫子也不成。

  当然夫子现在还没有来,这也在霍让的预料之中。

  就算夫子来了,就算那位殷先生有那种叫做枪的武器,霍让也不畏惧。

  镇南公府里所有的树全都伐掉了。

  甚至连一个灌木丛都消失的干干净净。

  屋顶上全都是手持强弩的精兵,每一个进入庭院里的人都要换一身早就准备好的衣服。

  任何人都不可能带进来霍让不想见到的东西。

  而那些忠于楚秋九官员手里握着的匕首,还是霍让专门连夜让工匠为他们的打造的。

  只可惜,除了那位赵大人之外,其他人全都不争气。

  连霍让准备的杀鸡儆猴的后招都没有用,他们就全都退缩了。

  人心,果然是经受不住考验的。

  “太子,乃是大炎之储君,先帝驾崩,太子便是天子,便是大炎的君父。”

  在所有人的瞩目下,霍让说话了。

  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大炎立国二百余年,太祖、太宗于乱世开创基业,武宗、高宗励精图治,平定四夷。德贤高皇后,卧薪尝胆,于国家危难之间,山河破碎之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后方有万邦来朝之盛世。”

  这番话说的并没有多么义愤填膺,也没有那么多慷慨激昂。

  却让魏都端着茶碗的手微微一颤。

  他虽然姓魏,但身上却流着炎朝皇室的血。

  霍让这些话,让他陷入了沉思。

  祖宗将基业交到了他们手中,却变成这个样子。

  百年之后到了地下,他不知如何面对梁氏列祖列宗。

  “先百年来,君贤臣恭、将勇相良,此大炎所以兴隆也!后百年来,宗室猜疑,将相互嫉,此大炎之所以倾颓也!”

  霍让的声音突然高昂起来,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世,眼神之中充满了愤慨与不甘。

  “德贤高皇后之后,楚氏发迹,秉承圣命永镇山南,这般恩惠,自我大炎建国以来,史书未见,更未曾所闻。”

  霍让突然看向了楚秋九,声音变得有些深沉。

  “可楚氏却又如何?百余年来,拥兵自重,养士于府,以至于山南百姓只知这天下唯有楚氏,不知天子何家!”

  “先帝归天,长安有变,太子发檄文于天下。南楚世受皇恩,却助纣为虐。楚秋九更是引十万大军于洛阳,妄图迎伪帝而抗王师。”

  “太子于阵前说降,楚秋九不思天恩,反而伤太子于洛阳城外。”

  在场的官员和新科进士们全都懵了。

  他们之知道南楚伤了太子,却不知道还有太子阵前说降这回事。

  魏都也皱了皱眉,心中暗思,自己怎么没有听说还有这档子事。

  唯独只有张角坐在一旁,捋了捋胡子,满脸赞许的冲着激动的霍让点了点头。

  颠倒黑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这霍让确实有造反的才能。

  楚秋九咬着银牙,怒目而视。

  南楚伤到了太子,这事虽然是罪该万死的死罪。

  可乱军之中,太子非要身先士卒,受了伤也是难免的。

  毕竟当时各为其主,现在的伪帝当时可是有传国玉玺和传位诏书在手。

  太子虽然是储君,但大炎朝换太子的惯例,让天下百姓都对太子并不怎么看重。

  甚至于很多人都觉得,梁俊这个太子早晚得废。

  因此,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梁植这位七皇子当皇帝,反倒是名正言顺。

  即便现在成了伪帝,胜利的一方若是因此便要来个大清洗。

  把当时支持梁植的人全都满门抄斩,未免让人觉得太子气量太小,没有明主之气。

  但若是在洛阳城破,废皇帝明显就要完犊子的时候,太子亲自到两军阵前曾经劝降楚秋九。

  楚秋九还是要和太子死磕不说,还伤到了太子。

  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可不管怎么说,就算没有太子劝降,南楚伤到太子,走到天边也没有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