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一个风华绝代的炎朝女人-第2/3页



  看热闹的人也都走了。

  仿佛天地间只剩下奶奶和自己两个人。

  “奶奶,我想读书。”

  薛朗看着依旧瞪着眼,一双手紧紧握住柴刀,丝毫不敢有任何懈怠的奶奶,轻轻的说着。

  奶奶很吃惊,她看着薛朗,问为什么想要读书。

  “我听他们说,王家奶奶不用干活,可是有人伺候,就是因为他们家祖上有人读书考科举当了大官。”

  薛朗眨着眼睛,抬起手摸了**奶脸上已经干了的伤。

  “我也想读书考科举,以后当了大官,奶奶就不用受人欺负了。”

  奶奶放下了柴刀,露出欣慰的笑容,抱紧了薛朗。

  “娃儿,没人敢欺负奶奶。你只要以后不受苦,奶奶就算死也值了。”

  薛朗擦着奶奶流下的眼泪,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那一晚,薛朗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

  她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自己当上了状元,接奶奶离开了村子,去长安城里过上了好日子。

  从那以后,奶奶就开始教自己读书识字。

  没有纸和笔,奶奶就用树枝,在沙子上写。

  薛朗学的很快,也写的很好。

  等到十岁的时候,她已经比村里的私塾先生认的字还要多。

  并且她还把自己的理想给私塾先生说了。

  这让她知道了一个无比残酷的事实。

  薛朗哭着回了家,一头扎进了奶奶的怀里。

  “奶奶,村里的先生说,女娃娃读再多的书,也不能参加科考,更不能当官。”

  薛朗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把自己知道的真相说给了奶奶听。

  奶奶把她抱在怀里,一边摸着她的脑袋,一边安慰说:“能的,女娃娃也能当官的。”

  哭了背过气的薛朗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

  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车上。

  奶奶赶着那头用自己唯一的嫁妆——奶奶的娘亲给她留下来的手镯赔给赵家,换来的老黄牛。

  看到自己醒来,奶奶告诉薛朗,她要带薛朗去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女子也可以做官。

  这是薛朗第一次听到山南两个字。

  就这样,牛车拉着薛朗,从王家村走了出来。

  奶奶也不知道山南在哪里,但是却知道,只要往南走,走到尽头就到了。

  一路之上,奶奶笑着告诉薛朗,她都打听好了。

  在山南那里,是一个叫做镇南公的女子当官。

  这个镇南公姓楚,乃是天下的国公里唯一的女子。

  奶奶还给她讲了德贤皇后的故事。

  薛朗从来都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女子。

  她问奶奶怎么知道这些事。

  奶奶骄傲的说,她还是个姑娘,和自己一般大的时候,可是住在长安城里的。

  住在长安城,自然知道天下的事情。

  薛朗从来没有见过那种表情的奶奶。

  那种骄傲和自豪,似乎不应该出现在奶奶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妇人脸上。

  那是薛朗第一次走出村子,来到外面的世界。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

  奶奶赶着牛车,在繁华的街道上穿过。

  街旁热腾腾的包子散发出来的香味,让薛朗不由自主的流出了口水。

  奶奶从贴身的衣服里拿出一块用破布包好的布袋。

  薛朗知道,那个布袋里包着奶奶攒了一辈子的钱。

  奶奶总是说,这些钱是要给薛朗找一个好婆家的。

  薛朗从来没见过奶奶从布袋里往外面掏钱。

  但是这一次,奶奶却从布袋里拿出两个铜板。

  从卖包子的那里买两个热腾腾的包子。

  包子很大,奶奶看着薛朗吃下去,笑的合不拢嘴。

  薛朗要给奶奶吃,但奶奶总说不饿。

  这是一个让薛朗从小都疑惑的事情。

  奶奶对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饿,不喜欢吃。

  只要是她喜欢吃的东西,好像奶奶从来都不喜欢。

  薛朗不知道为什么,包子那么香,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呢?

  牛车走走停停。

  奶奶和薛朗说了很多事,也遇到了很多人。

  就在要走出青州境内的时候,奶奶才知道,原来想要进关,是要有路引的。

  没有路引,她们是过不了关,出不了青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